在考慮連續(xù)反應的裝置時,往往會考慮到某些簡單的或理想的反應器型式。我們現(xiàn)將討論這些“模型”反應器的一般特性,這里描述的第一種類型是管式反應器。
管式反應器之所以有此名稱,是由于在很多場合都采用管子形狀。而管式反應器的一般定義,指的是這樣一種連續(xù)操作的反應器,其中物料之一或全部,按著規(guī)定的方向作定常運動(物料在系統(tǒng)的一端進入,而在另一端離開)(在某些情況下,沿著反應的途徑,引進一種或另一種反應物的補充物料流,也許是有益的),且各點間的流體質點沒有造成沿流動方向的混合。這就是說,這種連續(xù)型式的反應器,關于它的性能的最恰當?shù)慕泼枋鍪牵寒斄黧w通過該反應器時,猶如活塞運動一樣(經(jīng)常稱之為“活塞流反應器”)。但有幾種能滿足這個定義的反應器,卻并不具備和管子相像的外型,將予以簡單的介紹。
管式反應器用于許多大規(guī)模的氣相反應,對某些液相反應亦可使用。如在一氧化氮的氧化反應
2NO+O2=2NO2
(這是從氨生產(chǎn)硝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步)過程中,所用的管式反應器,實際上就是一些管道;此外,某些氯化反應如乙烯與氯的反應)以及烯烴的磺化反應等,也都如此。
上述例子,涉及的都是均相反應,因此,對這些管式反應器來說,除了反應流體之外,當然是空的。管式反應器還廣泛地用于催化反應,在這種反應器內(nèi)裝填有固體催化劑顆粒,為此,通常稱作“固定床反應器”。這種反應器用于諸如合成氨、合成甲醇以及其他許多重要的非均相反應。這類反應器可以是一個大直徑的圓筒體,或者可由許多平行管子組成,而管子兩端像管殼式換熱器那樣固定于管箱上。這些管子的直徑往往只有幾厘米,但它的長度卻可達數(shù)米。圖1是“管冷式”氨合成反應器的示意圖。氮與氫的混合物先從頂端通入,向下流過鍛鋼外筒的內(nèi)壁,其目的是保持金屬外筒的冷卻;隨后氣體再轉折向上,通過管束,并在其中先和熱合成氣熱交換,接著再和催化劑熱交換,以提高溫度。在該反應器中,催化劑充填在列管外部的空間,并支放在柵板上。氣體從列管頂端流出后,又向下通過催化劑層,并放出反應熱,它在被進入的氣體部分冷卻后,即便離開反應器底部。
圖中還標明副線及加熱裝置,它們是反應器在開車和停車時所必須具備的。設計任何反應器時,不僅需要注意它在連續(xù)定常操作情況下的性能,而且還必須注意達到該狀態(tài)以及停止生產(chǎn)時的方法,以供日常維修或發(fā)生緊急事故時所需。
具有管式結構的管式反應器的例子甚多,也有一類反應器的外觀幾乎不像管子,但卻仍能滿足前述的一般定義,在這類反應器內(nèi),催化劑是放置在沿氣流方向的逐級多孔板上的。這類反應器被用于反應
2SO2+O2=2SO3
還有一種裝置用于“鉑重整”反應,這種反應器,基本上由一個圓筒形外殼和兩個鉆有許多小孔的內(nèi)同心圓筒所構成,催化劑就充填在這兩個內(nèi)套筒之間的環(huán)隙空間內(nèi)。反應氣體進入外筒和第一個內(nèi)筒間的環(huán)隙后,分布至各個小孔,并徑向地通過催化劑層而達內(nèi)筒,最后離開。這時,氣體的流動雖然是徑向的,但各點間并未造成沿流動方向的混合,從這點來說,系統(tǒng)是滿足管式反應器的一般定義的。
在所有這類反應器中,反應流體的組成必然沿流動方向而變化,但是,在與流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組成也可能變化,這種變化是由于溫度梯度或速度梯度所造成。
管式反應器有時是絕熱操作,有時也可通過管壁進行熱交換。在前一種情況下,如果反應是放熱的,則沿著流動方向,溫度當然會升高,如果反應是吸熱的,則溫度會降低。誠然,在很多實例中,反應物在進入反應區(qū)前,需預熱(如前述合成氨生產(chǎn)中的熱交換),否則反應將太緩慢。但是,一旦反應開始進行,就需要通過管壁移去熱量,否則,溫度上升過高,會引起一些并不希望的反應。圖2表示管式反應器在絕熱和非絕熱操作情況下的軸向溫度變化。在非絕熱操作時,不論外部冷卻如何,由于初始反應速度較快,溫度先趨向于上升;隨后,反應流體的溫度又開始下降,這是由于反應放熱速率已低于通過管壁傳熱速率之故。
橫向(或徑向)的溫度變化,特別是在反應流體和催化劑(如果有的話)的導熱系數(shù)較低時可能會出現(xiàn)。對放熱反應來說,溫度的最高點位于反應器中離開散熱表面最遠的部位,它可能對反應會產(chǎn)生相當大的影響。圖3表明在SO2氧化反應的催化劑層內(nèi)的溫度等高線。反應器的器壁維持在197℃,但可看到,雖然該圓柱形反應器的內(nèi)徑僅2英寸,但在催化劑內(nèi)部,溫度竟高達520℃。
圖中所示的這種“熱點”的存在,可能會導致極其有害的影響。例如在高壓下進行甲醇合成反應
CO+2H2=CH3OH
如果催化劑中任何區(qū)域的溫度過高,就可能會引起不希望的化學反應,如生成甲烷。
為了有效地移走熱量,圓筒狀管式反應器的直徑顯然應該取得小些,以縮短熱量向器壁傳導的距離。如果由于各種不得已的原因,而必需用大直徑時,或者催化劑是放置在大型擱板上時,則需要在催化劑層內(nèi)埋置冷卻盤管。
有一種引人注目的反應器,是采用汞來冷卻的,這種反應器被用于鄰苯二甲酸酐生產(chǎn)的工藝過程之一。萘汽化進入空氣流后,通過一管式反應器,該反應器中有多達3000根平行排列的管子,直徑1~2厘米,長達3米,每根管子內(nèi)均充填有粒狀催化劑。這種反應器的結構和管殼式熱交換器相像,反應熱可很有效地通過管外沸騰的汞而被移走,汞蒸氣在器外經(jīng)冷凝后再循環(huán)使用。嚴格地控制溫度在350℃左右,這對該反應來說是很必要的,它可以減少生成副產(chǎn)物順丁烯二酸酐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