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有了用火的實踐活動,就使他們從猿猴等靈長類動物中脫穎而出,進化為人。
人們最初從雷電山火和火山爆發(fā)的熔巖中取得火種,讓柴草燃燒。用今天的化學語言,就是使柴草在高溫下和氧氣進行激烈的氧化反應,放出化學能,得到燃燒熱。
用燃燒柴草所得的熱量,可用來取暖御寒,幫助度過寒冷的天氣,延續(xù)地生長。
用火燒烤食品,使食物進行化學反應,得到可口的燒烤食品,改變動物茹毛飲血的生活。熟食提高了營養(yǎng),使人的體質增強、智慧增長。燒烤食品可以消滅病菌,減少疾病發(fā)生,這對人類的健康成長、繁衍后代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火可以用來抵御猛獸和蟲蛇等的侵害,成為人類保護自己的重要武器,使人類安全成長。
人們在火堆周圍取暖燒烤、相互幫助、相互交流,形成群居生活。柴草燃燒的化學反應產生的火促進了人類社會的形成。
由上可見,用火的化學活動使人從靈長類動物進化成人,并形成人類社會。
人類在用火過程中,發(fā)現泥土被火燒后變得堅硬。將黏土用水調和,含水的泥塊揉捏成型,經過燒制,發(fā)生一系列變化形成陶瓷。圖3.2.1示出我國三千年前古人制作的陶器。
陶器的發(fā)明,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起了很大作用:
第一,陶器可以用作煮食、烹任的器皿。人們除簡單地用火燒烤食物外,還可以煮食,使谷物等淀粉類食品水解為容易消化的飲食,豐富了食物的品種,增加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為提高人的體質和智能提供物質基礎,也為農耕栽種、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提供條件。
第二,用燒制陶瓷方法燒磚制瓦,蓋房居住,過著穩(wěn)定的定居生活。陶器可以儲存谷物、干果、糧食避免霉爛變質。
第三,陶瓷器皿提供釀造的容器。
自然界的水果皮上直接含有能使糖類發(fā)酵成酒的酵母,能以簡單的工藝促使果汁及糖類轉化為酒。
大約在公元前三千多年,世界上各個民族就已開始根據本地區(qū)的特殊環(huán)境和條件,利用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方法,獨立地發(fā)明了別具特色的釀酒工藝。從利用水果直接發(fā)酵制酒,到利用谷物發(fā)芽和谷物蒸煮糖化再進行發(fā)酵制酒,豐富了當時的食物品種,提高了對自然物質世界變化規(guī)律的認識,探索出從一類物質轉變?yōu)榱硪活愇镔|的方法,積累了天然產生的有機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知識。
酒放久了會自動氧化變成醋,人們嘗起來它是酸的。用水浸泡草木灰所得的水溶液,呈堿性。逐漸地了解不同的物質在水溶液中的性質。
第四,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陶器發(fā)展為瓷器,這在原料的篩選、加工上對瓷土的成分和性質積累豐富的化學知識,對燒制瓷器要提高溫度積累了經驗,對瓷器表面的施釉技術進行開拓創(chuàng)新。陶瓷表面的彩繪圖畫和書法文字的內容和形式,也反映了當年的文化和思想。這些內容經歷了長期的風雨,至今還保持得相當完整。圖3.2.2示出公元前2世紀燒制的秦始皇陵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