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xué)與氣象之溫室效應(yīng)
化學(xué)先生 / 2019-06-22
1:為何地球是暖的
太陽其實是不斷向四面八方發(fā)出射線的,這些射線的波長段是在紫外光到紅外線之間。這些太陽射線可以在通過大氣層時不會被空氣中的氣體吸收。當(dāng)這些射線到達地球表面時,它們就會被物體吸收,轉(zhuǎn)成了熱,所以地球表面和海面亦是暖的。這些“熱”了的物體亦因它們“熱”了,而放射出另一種波長轉(zhuǎn)長的射線(紅外線), 向四方八面散射出去。
雖然同是射線,但這些紅外線不像那些來自太陽的。它們在經(jīng)過大氣層時,會被氣體如水蒸氣、奧氧、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吸收(這些可以吸收紅外線的氣體,可統(tǒng)稱為“溫室氣體”)。這些氣體在吸收了這些紅外線并將其轉(zhuǎn)化成熱,因而令附近的溫度上升。
這些氣體一如地面上的物質(zhì)樣,“熱了”亦會散射出紅外線。一些 會射向外層空間,一些則會反射回地面。
這些溫室氣體因而好像地球的一床“被”,為地球保溫。
2:溫室效應(yīng)
由二氧化碳、水蒸氣和其他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暖化效應(yīng)我們都稱為溫室效應(yīng)??諝庵兴魵獾暮勘绕鸲趸嫉暮扛叱龊芏啵m然水蒸氣在空氣中的含量并不如二氧化碳般較為穩(wěn)定),所以溫室效應(yīng)的暖化效果主要是水蒸氣造成的。但是有部分波長的紅外線是水蒸氣不可吸收的。二碳化碳所吸收的紅外線波長剛剛有部分是在這個空隙的。如果二氧化碳的濃度上升,那么多余的熱量就會被保存著,令地球更加暖化。
雖然水蒸氣在大氣中大體上都有一定的濃度,但二氧化碳的濃度卻不然。自從歐洲發(fā)生了工業(yè)革命,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就開始上升。在工業(yè)革命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約280~90毫升/升,但是在1990年,濃度已上升成大約340毫升/升。
地球暖化起來并不只是因為二氧化碳的濃度上升,其他溫室氣體的濃度也是一個因素。我們常在談?wù)摐厥倚?yīng)的時候也談起二氧化碳,只是因為二氧化碳的影響性最大(它在大氣中的濃度正不斷上升)。雖然其他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比二氧化碳低很多,但它們對紅外線的吸收力卻比二氧化碳好,所以,它們的潛在影響力比較大。
溫室效應(yīng)除了會令地球氣溫上升外,也可使沿海地區(qū)被海水淹沒,雖然如此,若沒有溫室效應(yīng)的話,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將為-18C,而不是現(xiàn)在的1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