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
鋼鐵是鐵碳合金的總稱。根據(jù)含碳量的不同,鐵碳合金分為鋼與鑄鐵兩大類,鋼是含碳量小于1.8%的鐵碳合金。碳鋼是最常用的普通鋼,冶煉方便、加工容易,在多數(shù)情況下可滿足使用要求。按照含碳量的不同,碳鋼又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隨含碳量的升高,碳鋼的硬度增加、韌性下降。在碳鋼的基礎(chǔ)上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如Si、W、Mn、Cr、Ni、Mo、V、Ti等,可使鋼的組織結(jié)構(gòu)和性能發(fā)生變化,從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加入一定量的Cr和Ni等可煉成不銹鋼,加入Mn可煉成特別硬的錳鋼。
煉鋼實際上調(diào)整鐵中碳的含量,同時除去一些有害的雜質(zhì),如硫、磷等。碳在鋼中的存在方式是填充在鐵晶格的孔隙中,形成間隙合金。碳以四種方式存在于鐵晶格中,形成奧氏體、馬氏體、滲碳體和鐵素體四種物相。奧氏體是碳原子間充在γ-Fe晶格間隙位置上的間隙固溶體(圖6-2(a));馬氏體是碳原子在α-Fe中形成的過飽和的間隙固溶體(圖6-2(b));滲碳體是鐵和碳形成的間隙化合物(Fe3C);鐵素體是碳在α-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
鋁合金
鋁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于氧和硅,是金屬中含量最高的。純鋁的密度較低,為2.7g/cm3,是鋼密度的1/3。純鋁有著良好的導(dǎo)電、導(dǎo)熱性(僅次于Au、Ag、Cu),延展性。鋁還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鋁與氧的親和力很大,在大氣中常溫下即能與氧化合,形成一層致密的Al2O3薄膜,保護(hù)內(nèi)層金屬不再氧化。
純鋁的機械性能不高,不適宜作承受較大載荷的結(jié)構(gòu)件。為了提高鋁的機械性能能,在純鋁中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如Cu、Mg、Zn、Si、Mn和稀土元素等,制成鋁合金。鋁合金的突出特點是密度小、強度高。鋁中加入Mn、Mg形成的Al-Mn、Al-Mg合金有很好的耐腐蝕性、良好的塑性和較高的強度,稱為防銹合金,用于制造油箱、容器、管道和鉚釘?shù)取dX中加入Cu、Mg、Zn等形成的Al-Cu-Mg和Al-Cu-Mg-Zn系合金的強度較防銹鋁合金高,稱為硬鋁合金,但防燭性能下降。新近開發(fā)的高強度硬鋁,強度進(jìn)一步提高,而密度比普通硬鋁合金減小15%,且能擠壓成型,可用作摩托車骨架和輪圈等構(gòu)件。Al-Li合金可制作飛機零件和承受載荷的高級運動器材。目前,高強鋁合金廣泛用于飛機、艦艇和載重汽車等制造,可增加載重量,提高運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蝕、避磁性等優(yōu)點。
鈦合金
鈦是地殼中儲藏量最豐富的元素之一,含量占地殼質(zhì)量的0.61%,在諸元素的分布序列中居第九位。金屬鈦為銀白色,外觀似鋼,熔點達(dá)1672℃,比鐵和鎳的熔點都高,屬難熔金屬,是一種很好的熱強合金材料。鈦的優(yōu)良性能是密度小、強度高。鈦的韌性強于鐵,而密度只有鐵的一半多一點,而且不會生銹。鈦的密度比鋁大不到2倍,強度卻比鋁高3倍,而且耐熱性優(yōu)于鋁。
液態(tài)鈦幾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屬,形成固溶體或金屬化合物等多種合金。鈦合金在治金、電力、化工、石油、航空航天及軍事工業(yè)中有著廣泛應(yīng)用。例如Ti-6Al-4V合金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和高溫變形能力,穩(wěn)定性高,可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內(nèi)使用,而用于制造波音747飛機主起落架的承力結(jié)構(gòu)件;Ti-6Al-2Sn-4Zn-2Mo、Ti-7.7Al-11Zr-0.6Mo-1Nb合金可在500℃以上長期工作而用于制造汽車排氣閥;Ti-5Al-2.5Sn(低氧)和Ti-6Al-4V(低氧)又是重要的低溫材料,它們的使用溫度分別可達(dá)到-253℃和-196℃,可用作宇宙飛船中的液氫容器和低溫高壓容器。此外,鈦及其合金的耐腐蝕性也尤為突出,如Ti-0.2Pd和Ti-0.8Ni-0.3Mo在濃度為20%的鹽酸中年腐蝕速率只有0.255mm,是純鈦年腐蝕速率的1/100。由于鈦及其合金具有許多優(yōu)異的性能,因而鈦享有“第三金屬”和“未來的金屬”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