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Ⅱ)和鈷(Ⅲ)的簡單鹽及其化合物
實驗室k / 2019-06-12
水溶液中不含有絡(luò)合劑時,氧化到CoⅢ是很不容易的:
[Co(H2O)6]3++e=[Co(H2O)6]2+ E0=1.84伏
然而,電解或用O3氧化冷的Co2+酸性高氯酸鹽溶液得到[Co(H2O)6]3+,并與[Co(OH)(H2O)5]2+成平衡。0℃時,這些抗磁性水合離子的半衰期約1個月。絡(luò)合劑的存在,如氨,它與CoⅢ形成穩(wěn)定的絡(luò)合物,三價鈷的穩(wěn)定性大大增加:
[Co(NH3)6]3++e=[Co(NH3)6]2+ E0=0.1伏
在堿性介質(zhì)中:
CoO(OH)(s)+H2O+e=Co(OH)2(s)+OH- E0=0.17伏
室溫時,水迅速還原Co3+,稀有的CoⅢ簡單鹽和二元化合物證明了未絡(luò)合CoⅢ的相對不穩(wěn)定性。然而CoⅡ形成這樣的化合物是豐富的。
氧化鈷(Ⅱ),是一種橄欖綠色物質(zhì),容易由金屬與氧氣在高溫時反應(yīng),碳酸鹽或硝酸鹽在高溫熱分解或用其它方法制得。它具有巖鹽結(jié)構(gòu),常溫時呈反鐵磁性。當氧化鈷(Ⅱ)在大氣的氧中加熱到400~500℃得到的氧化物是Co3O4。它是一種正規(guī)尖晶石,在四面體孔隙中含有CoⅡ離子,在八面體孔隙中含有抗磁性的CoⅢ離子。對純氧化鈷Co2O3的存在沒有證明。
已知有少數(shù)簡單的CoⅢ鹽。制備無水氟化物是將金屬或CoCl2在300-400℃氟化。它是棕色吸濕性粉末,立即被水所還原,廣泛用于有機物氟化。水合物CoF3·3.5H2O的性質(zhì)尚未確定。它是在40%HF溶液中電解CoⅡ時分離出來的一種綠色粉末。當CoⅡ在8N H2SO4中電解氧化或用臭氧,氟氧化時都沉淀出藍色硫酸鹽Co2(SO4)3·18H2O。它在干燥時穩(wěn)定,但被水分解。CoⅢ也以礬MCo(SO4)2·12H2O(M=K、Rb,Cs或NH4)形式存在,呈暗綠色,也被水還原。
-70℃時CoF3與N2O5作用,形成揮發(fā)性録色晶體Co(NO3)3,它具有擬八面體(D3)結(jié)構(gòu),含有等同的雙齒配位基硝酸根離子。該物質(zhì)是一種活性硝化劑,有一個自旋成對的電子組態(tài)。
鈷(Ⅱ)形成簡單的廣泛基團和水合鹽。母體堿氫氧化鈷(Ⅱ),可以用強堿沉淀得到藍色或粉紅色固體(決定于條件),但是只有粉紅色形式是永久穩(wěn)定的。Co(OH)2比較難溶(KSP=2.5×10(-16次方)),但有些兩性,溶解于很濃的堿溶液中得到[Co(OH)4]2-離子的深藍色溶液,從該離子可以沉淀出Na2Co(OH)4和Ba2Co(OH)6。加硫離子或H2S于Co2+的溶液中產(chǎn)生黑色固體沉淀,通常認為是CoS并確定其KSP約為10(-22次方)。然而,放一會兒,該物質(zhì)變成比上面所示的KSP值遠為難溶于酸,因為在空氣中被氧化產(chǎn)生更難溶的Co(OH)S。
CoⅡ的無水鹵化物都已知道。用HF與CoCl2作用得到CoF2,而其它鹵化物在提高溫度時,由元素直接化合可以得到。CoⅡ離子在所有結(jié)構(gòu)中都是八面體配位。
所有陰離子的鈷鹽水合物都已知道。它們?nèi)菀子蒀o(OH)2與相應(yīng)的酸復分解反應(yīng)得到。據(jù)我們所知,所有這些水合鹽都是紅色或粉紅色的含有八面體配位的CoⅡ。在許多水合鹽中含有[Co(H2O)6]2+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