釕和鋨的立體化學
實驗室k / 2019-06-21
釕和鋨化學除了像硫化物或磷化物以及具有像CO,PR3或h5-C5H5為配位體的絡合物以外,與鐵化學略相似。高氧化態(tài),Ⅵ和Ⅷ,比鐵更容易得到,四氧化物,MO4,鹵氧化物和絡氧陰離子的化學是廣泛而重要的。Ru、Os和Re化學,特別是在絡氧、氮及氮化物的絡合物方面是類似的。
對于釕,主要的較低氧化態(tài)有零,Ⅱ和Ⅲ,而對于鋨則是0,Ⅲ和Ⅳ。盡管在二甲基乙酰胺中用氫還原RuCl3所得到的對空氣敏感的褐色溶液可能含有RuⅠ物種。但是對二種元素氧化態(tài)Ⅰ(化合物中以金屬—金屬鍵形式除外)的存在沒有良好證據(jù)。
氧化態(tài)0,d8。這種氧化態(tài)的化學主要是金屬羰基化物,已經知道了兩種元素的單核和多核羰基化物。二種類型都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并在多核類中常保留著簇狀的結構。它們也發(fā)生質子化反應,已知了各種各樣的氫化物。
氧化態(tài)Ⅱ,d。已知道許多具有CO,PR3和類似的π-酸配位體的Ru和Os絡合物。也存在著大量的其它配位體的(主要是氯,氨和其它胺)絡合物。已制備出[Ru(H2O)6]2+水合離子,但是它很容易被氧化成[Ru(H2O)6]3+。鋨的最特征的絡合物是芳胺類絡合物。
全部RuⅡ和OsⅡ絡合物正如t2g6組態(tài)所預料的那樣,是八面體和抗磁性的。雖然這些化合物相當不穩(wěn)定的,但反應常常繼續(xù)保持構型,所以認為反應是一個締合機理。
氧化態(tài)Ⅲ,d5。以π-酸和σ-給予體為配位體的絡合物化學都是很廣泛的。釕(Ⅲ)物種比鋨(Ⅲ)物種更普遍。所有絡合物都是具有一個未成對電子的低自旋型八面體的絡合物。
我們注意到許多Ru的絡合物具有分數(shù)氧化數(shù),如在[Ru2(OOCCH3)4]+中為2.5而更為普遍的是3.5,如在“釕紅”中。
氧化態(tài)Ⅳ,d4。在這種氧化態(tài)中,雖然有少數(shù)的陽離子型的物種如[Os(diars)2X2]+,更多的還是中性或陰離子型絡合物;但是與Ⅱ和Ⅲ氧化態(tài)比較只得到較少的絡合物。然而,對于Os卻是主要氧化態(tài),OsCl62-離子是很穩(wěn)定的。
另外,混合氧化態(tài)的化合物是共有的,而在高氯酸鹽或其它不絡合的介質中可能存在著多核絡合物。
RuⅣ和OsⅣ絡合物都是八面體或畸變的八面體結構,因此應該具有t2g4電子組態(tài)。當金屬離子的軌道自旋偶合常數(shù)變成像在OsⅣ中一樣高時,那么這種組態(tài)就特別決定于不規(guī)則的磁性。在這種情況中主要作用是使得有效磁矩遠低于只考慮自旋值(2.84玻爾磁子),在室溫下OsⅣ絡合物的特征值是1.2~1.7波爾磁子范圍內。當溫度降低時,有效磁矩將隨著絕對溫度的平方根而減少。在室溫下RuⅣ絡合物的正常的磁矩實際上是2.7~2.9波爾磁子,但是當溫度降低時,它也隨T1/2而減少。在RuⅣ和OsⅣ絡合物中關于d-d躍遷了解的很少,這是因為強的電荷轉移譜帶嚴重地掩蔽了有關的吸收譜帶。
釕和鋨的四氧化物可以從水溶液中能夠把它蒸餾出來,利用它們高揮發(fā)性很容易回收和分離。硝酸能充分氧化鋨化合物,但是對釕需要更強的氧化劑。因此OsO4是商品源料,用濃HCl還原RuO4所得到的“RuCl3·3H2O”是制備釕化合物的常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