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
甲卡西酮 / 2021-10-29
2.11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PC)是碳酸的聚酯類,它與聚酯的特征基團比較如下:
-O-C‖O-O- 碳酸酯基 -C‖O-O- 酯基
碳酸本身并不穩(wěn)定,但其衍生物(如光氣、尿素、碳酸鹽、碳酸酯)都有一定穩(wěn)定性。
聚碳酸酯可由二元醇與光氣縮聚而成。
nHO-R-OH+nC1-C‖O-C1→-HC1[ORO-CO‖O]n
按醇結構的不同,可將聚碳酸酯分成脂族和芳族兩類。
脂族聚碳酸酯,如聚亞乙基碳酸酯、聚三亞甲基碳酸酯及其共聚物,熔點和玻璃化溫度低,強度差,不能用作結構材料;但利用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的特性,可在藥物緩釋放載體、手術縫合線、骨骼支撐材料等方面獲得應用。
這里著重介紹芳族聚碳酸酯。科研人員曾研究過多種雙酚聚碳酸酯,但已工業(yè)化的僅限于雙酚A聚碳酸脂,因為其熔點高,物理機械性能好。通常如未標明是哪一-類聚碳酸酯,指的就是這一品種。
工業(yè)上應用的聚碳酸酯主要由雙酚A [2,2'-雙(羥苯基)丙烷]和光氣來合成,其主鏈含有苯環(huán)和四取代的季碳原子,剛性和耐熱性增加,Tm=265~270℃,Tg=149℃,可在15~130℃內(nèi)保持良好的力學性能,抗沖性能和透明性特好,尺寸穩(wěn)定,耐蠕變,性能優(yōu)于滌綸聚酯,是重要的工程塑料。但聚碳酸酯易應力開裂,受熱時易水解,加工前應充分干燥。
聚碳酸酯的制法有酯交換法和光氣直接法兩種,簡示如下式:
nHO-CH?-C-CH?-OH-CO9OC6H5)?-C6H5OH+COCI?-HCI-[O-C-CH?-CH?-O-C‖-O]
(1)酯交換法
原理與生產(chǎn)滌綸聚酯的酯交換法相似。雙酚A與碳酸二苯酯熔融縮聚,進行酯交換,在高溫減壓條件下不斷排除苯酚,提高反應程度和分子量。
酯交換法需用催化劑,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溫度180~ 200℃,壓力270~ 400Pa,反應1~3h,轉化率為80%~90%;第二階段,290~300°C, 130Pa以下,加深反應程度。起始碳酸二苯酯應過量,經(jīng)酯交換反應,排出苯酚,由苯酚排出量來調(diào)節(jié)兩基團數(shù)比,控制分子量。
苯酚沸點高,從高粘熔體中脫除并不容易。與滌綸聚酯相比,聚碳酸酯的熔體粘度要高得多,例如分子量3萬、300℃時的粘度達600Pa·s,對反應設備的攪拌混合和傳熱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酯交換法聚碳酸酯的分子量受到了限制,多不超出3萬。
(2)光氣直接法
光氣屬于酰氯,活性高,可以與羥基化合物直接酯化。光氣法合成聚碳酸酯多采用界面縮聚技術。雙酚A和氫氧化鈉配成雙酚鈉水溶液作為水相,光氣的有機溶液(如二氯甲烷) 為另一相,以胺類(如四丁基溴化銨)作催化劑,在50℃下反應。反應主要在水相一側,反應器內(nèi)的攪拌要保證有機相中的光氣及時地擴散至界面,以供反應。光氣直接法比酯交換法經(jīng)濟,所得分子量也較高。
界面縮聚是不可逆反應,并不嚴格要求兩基團數(shù)相等,一般光氣稍過量,以彌補水解損失??杉由倭繂喂倌軋F苯酚進行端基封鎖,控制分子量。聚碳酸酯用雙酚A的純度要求高,有特定的規(guī)格,不宜含有單酚和三酚,否則,得不到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或產(chǎn)生交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