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物質(zhì)的磁性
同修 / 2022-07-18
化學物質(zhì)的磁性19-4. 磁性在過渡元素化學中的重要性
大部份過渡元素的化合物是順磁性的,而且很多我們對于過渡金屬化學的了解是從磁的數(shù)據(jù)中得來的。因此在詳細地討論它們的化學之前,由化學的觀點,來鬧明磁學的重要事實和原理是必要的。
宏觀物質(zhì)的全部磁性質(zhì)最終決定于亞原子粒子即電子和核子的電性質(zhì)。因為核子和核所引起的磁效應(yīng)是電子的磁效應(yīng)的大約10°倍,它們通常對于有直接化學意義的磁現(xiàn)象沒有可以檢測出的效應(yīng)(但這并不是說化學現(xiàn)象對于核的磁性沒有重要的效應(yīng),正是這樣的效應(yīng)造成了核磁共振譜,它對于化學家是極有用的工具)。因此我們將集中全部注意于電子的性質(zhì)和由此而來的物質(zhì)的磁性。我們將看到,在宏觀物質(zhì)的磁性和它的各種組份原子和離子中的未成對電子的數(shù)目與分布之間有直接的和常常是靈敏的關(guān)系。
定性地說,有幾類磁性。一個順磁性物質(zhì)以正比于場強乘場梯度的力被吸引向磁場。順磁性通常是由于物質(zhì)中存在著具有未成對電子的離子、原子或分子引起的。這些離子、原子或分子當沒有外磁場存在時,都各自具有確定的順磁磁矩。一個抗磁性物質(zhì)被磁場排斥。所有的物質(zhì)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這個性質(zhì)。抗磁性行為是由磁場誘導產(chǎn)生的小磁矩引起的,但在沒有外磁場時它并不存在。這樣誘導產(chǎn)生的磁矩與外磁場方向相反,所以造成排斥。最后,磁行為還有更復雜的形式,已知的如鐵磁性和反鐵磁性。還有其它的就不在這里討論了。
19-5.順磁矩的來源
電子以兩種方式?jīng)Q定物質(zhì)的磁性。第一,每個電子本身實際上就是一個磁子。由波動力學產(chǎn)生以前的觀點,電子可以被認為是一個荷負電的繞其軸自旋的小球。那么由完全經(jīng)典的考慮,一個電荷的自旋就產(chǎn)生一個磁矩。第二,一個電子繞核在一個閉合的途徑上運動,按照波動力學產(chǎn)生以前的關(guān)于原子的圖象,也要產(chǎn)生一個磁矩,正象在一個金屬線圈中流動的電流一樣。任何單個原子或離子的磁性都來自這兩種磁性(電子固有的自旋磁矩和由于電子繞核運動的軌道磁矩)的某種組合。當然,這些物理圖象不能太認真地接受下來,因為它們在波動力學中沒有地位,也不能提供定量地正確計算的基礎(chǔ)。但是它們有助于建立定性上有用的概念。
原子、離子和分子的磁矩通常以稱為波爾磁子的單位表示,縮寫為B.M.。波爾磁子以基本常數(shù)的形式定義為:
1B.M.=eh/4兀mc
其中e是電子電荷,h是普朗克常數(shù),m是電子質(zhì)量,c是光速。但是這并不是一個單電子的磁矩。由于量子理論的某些特征,這個關(guān)系要稍稍更復雜一點。
按照波動力學,一個單電子的磁矩4。由下面方程給出:μ8(B.M.)=g√s(s+1)
其中s是自旋量子數(shù)的絕對值,g是旋磁比,即通常所熟悉的“g因子”。量√s(s+1)是電子的角動量值,因此g正像它的名稱所指出的,是磁矩對角動量的比率。對自由電子,9的值為2.00023,對于大多數(shù)目的,可以當作是2.00。由方程19-3,我們可以計算出一個電子的自旋磁矩為:
11。=2√1/2(1/2+1)=√3=1.73B.M.(即玻爾磁子)
因此任何一個含有一個未成對電子的原子,離子或分子(例如H, Cu2+, CIO2)只是由于電子自旋,都應(yīng)具有1.73玻爾磁子的磁矩。下面我們將看到,這個數(shù)值還可能由于軌道的貢獻而增加或減少。
過渡金屬離子含有一個,兩個,三個……直至七個未成對電子。如3-3節(jié)所指出的,離子作為整體的自旋量子數(shù),S是各個電子的自旋量子數(shù) S=1/ 2的總和。例如 Mn(II)離子有五個未
成對電子,S=5(1/2)=5/2而Gd(III)離子有七個未成對電子,
S=7(1/2)=7/2 。因此,對于任何原子或離子,只要知道了總的自旋量子數(shù) S,我們可以應(yīng)用方程19-3,以S代替s來計算僅僅由電子自旋而來的磁矩,即所謂“只考慮自旋”的磁矩。對所有可能的實際情況,結(jié)果總結(jié)于表19-2
未成對電子數(shù) |
S |
μ8B.M. |
1 |
1/2 |
1.73 |
2 |
1 |
2.83 |
3 |
3/2 |
3.87 |
4 |
2 |
4.90 |
5 |
5/2 |
5.92 |
6 |
3 |
6.93 |
7 |
7/2 |
7.94 |
在上面選擇的兩個例子,即MnⅡ和Gdlll中,磁矩的觀測值和表19-2中的只考慮自旋的值很好的一致。但是,一般地說,實驗值與只考慮自旋的值不同,通常是要更大一些,這是由于電子的軌道運動也要對磁矩做出貢獻。準確計算軌道運動對磁矩的貢獻的理論很復雜,我們這里只是給出這個問題的初淺的和實用的說明。對于少數(shù)特殊情況的更為詳細的討論可以在本書以后的幾處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