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用于各元素測定的有機試劑不斷提出,各類型的有機試劑已增至數(shù)千種之多.對于分析工作者來說,盡管已有各種專著和綜述報告,但仍無法確定已提出的試劑中以哪一種為最佳者.近年來大家愈來愈注意收集和比較用于各元素光度測定的有機試劑效果特征的資料,以求得更加客觀、合理地選擇性能優(yōu)異的顯色試劑和方法.
選擇有機顯色試劑的客觀標準是使用簡便、快速、準確,實質上這便沙及到對于試劑各種分析特性的綜合判斷的問題.有機顯色劑最重要的分析特征是上面敘述的諸方面.具體地說,合理選擇顯色劑的依據(jù)主要是:靈敏度——常以摩爾吸收系數(shù)的大小或其他單位來衡量;反應產(chǎn)物的穩(wěn)定性——常以不穩(wěn)定常數(shù)或以與此有關的限界稀度來表示;對于陰離子的選擇性(各種陰離子對于被測金屬離子的競爭能力及對于干擾離子的摭蔽性能);得到絡合物最高產(chǎn)率的pH(一般地說,測定介質所允許的酸度愈強,試劑的性能也就愈好)等等.此外,下列因素也并非不重要:反應的對比度(△λ=λ最大MeR-λ最大R);在最佳波長(工作波長)時試劑的影響(在λ最佳時的εMeR-εR或εMeR/εR);對于各種陽離子的選擇性(有時可用選擇性因素來表示)及其他特性如平衡建立的速度、試劑及反應產(chǎn)物對于氧化劑、還原劑的穩(wěn)定性和其他外表影響;絡合物的被萃取性等等.
有機顯色試劑選擇性的好壞是衡量試劑分析價值的最重要標準之一.由于現(xiàn)在已知的選擇性試劑的數(shù)目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近年來人們經(jīng)常研究建立各元素光度測定在選擇性方面相互補充的有機顯色劑品種的問題.選擇應用何種試劑則取決于分析對象及含有哪些共存元素,必要時也可以應用一種試劑于分離上,而另一種試劑用來測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