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也稱蒲公英為“婆婆丁”。在很小的時候,蒲公英給大家的印象應該就是黃花嬌小、折斷植株會有白漿、輕呼一口氣便似漫天“雪花”。蒲公英屬菊科,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線球,花開后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即可孕育新生命。它也是一道苦中猶香的美味。于是,飯桌上便會多了一道生蒲公英蘸大醬,雖然有些苦,卻是天寒地凍后第一批鮮菜的味道。
蒲公英對免疫功能的作用:蒲公英多糖能顯著增強艾氏癌及MM46腫瘤細胞抗原所致小鼠腳墊遲發(fā)型超敏反應強度,并有給藥時間越往后越有效的特點,即于抗原刺激后的第11~20日給藥或2~20隔日給藥有明顯作用。蒲公英多糖腹腔注射能顯著增強小鼠抗體依賴性巨噬細胞的細胞毒作用。
蒲公英的保肝利膽作用:動物實驗表明,用蒲公英煎劑灌胃或用蒲公英注射液注射,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谷丙轉氨酶升高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能顯著緩解四氯化碳性肝損傷引起的組織學改變。有報道指出,蒲公英在動物身上有利膽作用。蒲公英液灌胃能使膽囊收縮、奧狄括約肌松馳,有利于膽汁排入腸中。
蒲公英是一種美麗的食材,不僅在其外表美,更美于其內在。經(jīng)過實驗分析,其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yǎng)成分,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作用。同時又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營養(yǎng)價值豐富。葉子可以當蔬菜吃,可以涼拌、熱炒等;根是中藥,還可以熬湯喝。
食用蒲公英的根部以及草葉部分作為保健與止瀉。被蛇咬仿,服用蒲公英也會有一定的治愈能力。長期服用,用于預防老年癡呆癥,能改善大腦活力,増強記憶力和腦反應能力。長期用鮮蒲公英汁液或煎液洗臉,能使面部皮膚光滑、細膩,富有彈性,達到美容效果。用適量鮮蒲公英搗爛,敷于乳頭,每天一次,有很好的通乳作用。適于氣血運行不暢所引起的缺乳婦女。蒲公英花粉也有很好的抑制微生物的作用,對沙門氏菌的繁殖能起到抑制的效果,被稱為“胃腸道的清道夫”。
但在使用時也要注意,蒲公英對過敏體質者有引起腹痛、腹瀉、嘔吐、多尿的副作用,個別的還會引起皮膚過敏,出現(xiàn)瘙癢、起疹子的情況。一旦出現(xiàn)副作用應馬上停用,嚴重者可用脫敏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