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液體、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及其特性
化學先生 / 2019-07-01
1:易燃液體
指閉杯閃點等于或低于61°C的液體、液體混合物或含有固體物質的液體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險性已列入其他類別的液體。本類物質在常溫下易揮發(fā),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閃點分為以下三項:
①低閃點液體,閃點<一18°C;
②中閃點液體,一18C≤閃點<23°C;
③高閃點液體,23C≤閃點≤61°C。
易燃液體具有以下特性:
①易揮發(fā)性。易燃液體大部分屬于沸點低、閃點低、揮發(fā)性強的物質。隨著溫度的升高,蒸發(fā)速度加快,當蒸氣與空氣達到一定濃度時遇火源極易發(fā)生燃燒爆炸。
②易流動擴散性。易燃液體具有流動和擴散性,大部分黏度較小,易流動,有蔓延和擴大火災的危險。
③受熱膨脹性。易燃液體受熱后,體積膨脹,液體表面蒸氣壓隨之增加,部分液體揮發(fā)成蒸氣。在密閉容器中儲存時,常常會出現(xiàn)鼓桶或揮發(fā)現(xiàn)象,如果體積急劇膨脹就會引起爆炸。
④帶電性。大部分易燃液體為非極性物質,在管道、儲罐、槽車、油船的輸送、灌裝、搖晃、攪拌和高速流動過程中,由于摩擦易產生靜電,當所帶的靜電荷聚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靜電火花,有引起燃燒和爆炸的危險。
⑤毒害性。大多數(shù)易燃液體都有一定的毒性,對人體的內臟器官和系統(tǒng)有毒性作用。
2: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
本類物品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災,按其燃燒特性分為以下三項:
①易燃固體:指燃點低,對熱、撞擊、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點燃,燃燒迅速,并可能散發(fā)出有毒煙霧或有毒氣體的固體。
②自燃物品:指自燃點低,在空氣中易于發(fā)生氧化反應,放出熱量而自行燃燒的物品。
③遇濕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時,發(fā)生劇烈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易燃氣體和熱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燒或爆炸。
(1)易燃固體主要特性如下:
①易燃性。易燃固體容易被氧化,受熱易分解或升華,遇火種、熱源常會引起強烈、連續(xù)的燃燒。
②可分散性與氧化性。固體具有可分散性。一般來講,物質的顆粒越細其比表面積越大,分散性就越強。當固體粒度小于0.01 mm時,可懸浮于空氣中,這樣能充分與空氣中的氧接觸發(fā)生氧化作用。
固體的可分散性是受許多因素影響的,但主要還是受物質比表面積的影響,比表面積越大,和空氣的接觸機會就越多,氧化作用也就越容易,燃燒也就越快,則具有爆炸危險性。
另外,易燃固體與氧化劑接觸,能發(fā)生劇烈反應而引起燃燒或爆炸。如赤磷與氯酸鉀接觸,硫黃粉與氯酸鉀或過氧化鈉接觸,均易立即發(fā)生燃燒爆炸。
③熱分解性。某些易燃固體受熱后不熔融,而發(fā)生分解現(xiàn)象。有的受熱后邊熔融邊分解,如硝酸銨(NHNO)在分解過程中,往往放出NH3或NO2、NO等有毒氣體。一般來說,熱分解的溫度高低直接影響危險性的大小,受熱分解溫度越低的物質,其火災爆炸危險性就越大。
④對撞擊、摩擦的敏感性。易燃固體對摩擦、撞擊、振動也很敏感。例如:赤磷、閃光粉等受摩擦、振動、撞擊等也能起火燃燒甚至爆炸。
⑤毒害性。許多易燃固體有毒,或燃燒產物有毒或有腐蝕性。如:二硝基苯、二硝基苯酚、硫黃、五硫化二磷等。
(2)自燃物品的主要特性如下:
①極易氧化。自燃的發(fā)生是由于物質的自行發(fā)熱和散熱速度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而使熱量積蓄的結果。自燃物品多具有容易氧化、分解的性質,且燃點較低。在未發(fā)生自燃前,一般都經過緩慢的氧化過程,同時產生-定熱量, 當產生的熱量越來越多,積熱使溫度達到該物質的自燃點時便會自發(fā)地著火燃燒。
凡能促進氧化的一切因素均能促進自燃。空氣、受熱、受潮、氧化劑、強酸、金屬粉末等能與自燃物品發(fā)生化學反應或對氧化反應有促進作用,它們都是促使自燃物品自燃的因素。
②易分解。某些自燃物質的化學性質很不穩(wěn)定,在空氣中會自行分解,積蓄的分解熱也會引起自燃,如硝化纖維素、賽璐珞、硝化甘油等。
(3)遇濕易燃物品的特性如下:
①遇水或酸反應性強。遇水、潮濕空氣、酸能發(fā)生劇烈化學反應,放出易燃氣體和熱量,極易引起燃燒或爆炸。
②腐蝕性或毒性強。某些遇濕易燃物品具有腐蝕性或毒性,如硼氫類化合物、金屬磷化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