釕(V)和鋨(V)絡合物,d3
同修 / 2022-07-30
釕(V)和鋨(V)絡合物,d3
這種氧化態(tài)是不利的,除了氟化物和少數的絡合物外,不存在簡單的化合物。八面體六氟絡合物可以用各種非水反應制備,如下面所示:
300℃
RuCl3+MCl+F2→M[RuF6]
Ru+MCl2+BrF3→M[RuF6]2
OsCl4+MCl+BrF3→M[OsF6]
顏色隨著制備的方法不同而發(fā)生變化,大概是由于存在著微量的雜質。例如,由高溫氟化制得的KRuF6樣品是淡藍色,而從三氟化溴溶液制備的樣品可以是淡粉紅色或淡黃色。
氟釕(V)絡合物溶解在水中,并放出氧氣發(fā)生還原反應成[RuF6]2-也產生痕量的RuO4。鋨鹽溶解在水中不發(fā)生反應,但是當加入堿后,放出氧而形成[OsF6]2-。
[MF6]-離子有三個不成對電子具有t32g組態(tài)。它們的磁矩與溫度無關,[RuF6]-鹽平均為~3.7玻爾磁子。而[OsF6]-鹽為3.2玻爾磁子。與只考慮自旋磁矩(3.87玻爾磁子)不同可能由于部分某些二級自旋-軌道偶合效應,但是,由于所觀察到的磁矩多半比只用這種處理解釋的低,大概也是由于反鐵磁性的相互作用。
26-F-9. Ru和Os氮化物的絡合物
[OsO3N]-,是制得的絡離子的第一個實例,其中氮與過渡金屬通過重鍵結合。
OsO4在KOH溶液中用濃氨處理,帶有黃棕色的[OsO4(OH)2]2-轉變成黃色并能從溶液可以得到桔黃色的K[OsO3N]結晶。已指出該離子是一個畸變的四面體(C3v)。紅外光譜表明在1023,858和890厘米-1處有三個主要譜帶,首先用N置換成同位素取代物,證實了確定的Os-N伸縮頻率;提出高值可以認為是Os-N重鍵特性,我們可以寫成這樣形式Os=N。
雖然[OsO3N]-離子在堿溶液中是穩(wěn)定的,它很容易被HCl或HBr還原,從它所產生的紅色溶液中能夠得到紅色結晶的鹽,如K2[OsNCl5]43。這個氯氮絡陰離子是抗磁性的并假定有兩個電子處于低的d能級中(參照上面鋨基衍生物)。用酸化的氯化亞錫進一步還原可以得到[OsNH3Cl5]2-離子的鹽。
叔丁胺作用于OsO4的石油溶液產生OsO3NC(CH3)3的黃色結晶,,它能溶解在有機溶劑中。某些其它胺的作用是類似的。
已知Os和Ru都有氮化物的雙核絡合物,可以是陰離子或陽離子,這決定于配位體的存在。用HCl和SnCl2還原K2[RuNOCl5]得到了K3[Ru2NCl8(H2O)2]釕絡合物;氨能使它轉變成[RuN(NH3)8Cl2]3+,在其它的類似轉換中也能制備保留著Rn-N-Ru基的絡合物。
除了[Ru2N(NH3)8Cl2]+3具有線形的Ru-N-Ru基外,結構和成鍵與[Ru2OCl10]4-類似。鹽的水溶液對釕的電沉積是有用的。
26-G.銠和銥
26-G-1.概述:立體化學
銠和銥與釕和鋨不同,不能形成絡氧陰離子或揮發(fā)性的氧化物,它們的化學主要集中各種氧化態(tài)周圍,對鋨是一I,0,I和III,對銥是I,III,IV。氧化態(tài)超過IV只限于六氟絡合物和IrF6-離子的鹽。
氧化態(tài)-I和0。主要涉及羰基絡陰離子,多核羰基絡合物,和具有其它配位體如PPh3取代的羰基絡合物(見二十三章)。
氧化態(tài)I,d8。 無論是正方形還是五-配位的抗磁性物種主要有CO、叔膦和鏈烯烴作為配位體,更普通的是鹵化物或H-離子為配位體。氧化加成反應產生的Rh和Ir類絡合物是銠銥化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參照24-A-2節(jié))。
氧化態(tài)Ⅱ,d7。 盡管這種RhⅡ類絡合物在還原反應中可能是中間體,但是對可與Rh絡合物比較的Co2+絡合物,如Co(NH3)26+或CoCl24-的存在沒有證據。
最確定的物種是具有金屬碳鍵的一些穩(wěn)定膦類絡合物,成橋的羧酸鹽Rh2(OOCR)4和Rh42+離子。
氧化態(tài)III,d6。兩種元素均能廣泛形成“正常的”八面體和具有氮和氧配位體的抗磁性絡合物。另外,已知與CO,PR3及相似配位體的絡合物也很廣泛、不勝枚舉。其中許多絡合物是從正方形M物種通過氧化加成反應得到。
氧化態(tài)IV,d5。這種氧化態(tài)對于Rh是不太重要的,只有少數絡合物有特征。然而對Ir氧化態(tài)IV是充分明確的,存在著許多穩(wěn)定的順磁性絡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