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帶的展寬 -塔板高度和塔板數(shù)
抖化學 / 2022-09-14
當溶質(zhì)的色譜展開在進行時,總是伴隨有溶質(zhì)譜帶的展寬。顯然,這種展寬對溶質(zhì)的分離是有害的,HPLC理論的一個方面就是致力于研究導致其展寬的各種因素。第2章中將對譜帶展寬的動力學作出詳細的敘述。在此只簡單敘述怎樣衡量一根柱子的“好壞”,即譜帶展寬的程度。
我們只考慮線性洗脫色譜的譜帶展寬,即吸附一分配等溫線為直線部分(高斯形峰)的情況。從圖1-3可知,在非線性條件下,必然形成具有反常特性的非對稱形流出峰。
對于高斯形峰,圖1-4顯示了峰寬和標準偏差之間的關(guān)系,這些關(guān)系中的任何一條均可用來求得標準偏差。
假定溶質(zhì)譜帶以很窄的帶狀(理想情況)加到柱的頂端,它比洗脫的譜帶窄得多。當這一譜帶通過色譜床時,各分子受到不同的約束,因而譜帶總的遷移速度是V譜帶+⊿V,在此V譜帶是譜帶中心的速度。
這種與譜帶平均速度的偏差,是由于各種分子通過柱子期間的路徑長度不同所引起。
譜帶展寬量是對柱的制備方法好壞的量度,柱效率則用數(shù)字描述了譜帶的展寬量。
柱效率或理論塔板數(shù)N可自色譜圖求得
tRι
N=(--------")
óι
式中tRι是譜帶中心洗脫所需時間,óι是以時間單位表示的這一譜帶的變度。N是純數(shù)字。
用保留體積或保留距離來表示t和σ常常更方便些,這時得到類似的方程:
VR
N-=(-------)
σv
和
dR
N=(-------)
σà
塔板數(shù)N衡量整個色譜床的效率(包括柱外影響,設(shè)計得好的系統(tǒng)中這一影響是很小的)。柱效率的另一計量是以塔板高度H(或HETP)來表示:H=L/N,式中L是柱(更嚴格地說是柱床)的長度,H具有長度因次(常用毫米)。
“塔板數(shù)”和“塔板高度”二詞起源于Martin和Synge[1]的“理論塔板模型”,這些名稱在色譜法中已廣泛用于描述柱效率。
Knox(見第2章)引入了“換算塔板高度”的概念,它和個稱為“換算速度”的量值一 起,能對各種柱填充物進行系統(tǒng)的比較,即使填充物類型很不相同也可進行比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