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發(fā)現(xiàn)的核裂變是鈾-235的裂變。鈾-235和鈾-233以及钚-239一樣,當被慢中子轟擊時都能進行裂變(還有其它重核也能進行核裂變,但是這三種是具有實際重要性的裂變物質)。一個重核能按照多種不同方式分裂成大小不同的兩個碎核,同時有2~4個中子射出,下面是鈾-235分裂的兩種方式:
實際上軸-235裂變產(chǎn)物非常復雜,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35種元素(30Zn~64Gd),放射性核有200種以上。
[例]使用圖24-3,粗略地計算1g鈾-235按照下式裂變放出的能量
(235)(92)U+(1)(0)n→(140)(56)Ba+(93)(36)Kr+3(1)(0)n
解:從圖24-3可以查到核平均生成能為
△Hf(140Ba)=-810GJ·mol-1
△Hf(93Kr)=-840GJ·mol-1
△Hf(235U)=-730GJ·mol-1
△H(10n)=0
我們可以按照求化學反應的生成熱的方法計算△Hm
△Hm=[140X(-810)+93X(-840)-235X(-730)]GJ·mol-1≈-20000GJ·mol-1
每克鈾的焓變?yōu)椋?/p>
△H=-20000(GJ/mol)×(1mol/235g)=-85GJ·g-1
注意:1g鈾裂變產(chǎn)生的能量相當于3噸煙煤燃燒所產(chǎn)生的能量。
在裂變反應中,最值得注意的是:1個中子射進去,2~4個中子放射出來,慢中子對于產(chǎn)生裂變是有效得多。如果把放射出來的快中子減速,那么這2~4個慢中子又能再進行鈾-235的裂變。依此類推,這過程稱為鏈式裂變反應,見圖24-4,且進行得非常快,在幾微秒內,非常大的數(shù)量的核進行裂變并放出巨大的能量,結果產(chǎn)生原子爆炸。
為什么金屬鈾的正常樣品不按這種方式自發(fā)地爆炸?有兩個原因:首先天然鈾主要由同位素23892U組成,而可裂變的同位素23592U只占總量的0.7%。裂變過程產(chǎn)生的中子大部分被23892U俘獲而不能進一步產(chǎn)生中子。裂變過程不可能繼續(xù)下去。但是,就是很純的235U也是常常不能自發(fā)爆炸。假若純235U很少,很多中子將要跑出去了。那么,鏈式裂變就要停止。在原子爆炸之前,樣品必須超過臨界質量(即保持鏈反應必須的裂變物質的量)。在原子弾中,幾塊裂變物質,都低于臨界質量,而且要分開放,才不致于發(fā)生鏈式裂變。當突然把它們放在一起時,便立即產(chǎn)生原子爆炸。
從核的平均生成能(圖24-3)可見,不但重核裂変可以釋放出極大的能量,輕元素的原子核發(fā)生聚變時,也要釋放出極大的能量。在太陽里由于發(fā)生氫核聚變?yōu)楹ず说姆磻?,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p>
(1)(1)H+(1)(1)H→(2)(1)H+(0)(1)e
(1)(1)H+(2)(1)H→(3)(2)He
(3)(2)He+(3)(2)He→(4)(2)He+2(1)(1)H
聚變作為能源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因為自然界是可以提供大量的輕同位素作為燃料和聚變產(chǎn)物是沒有強放射性的物質。所以聚變與裂變比較可能是更清潔的過程。但聚變需要高能量克服核之間的排斥,由于所需要的能量是通過高溫來達到的,所以聚變又稱熱核反應。使21H和31H按下式發(fā)生聚變:
(2)(1)H+(3)(1)H→(4)(2)He+(1)(0)n
這反應要求溫度達到40000000K,這樣高的溫度可以使用原子彈來達到,從而引發(fā)上述核聚變反應。這一反應是在氫彈里實現(xiàn)的。不控制的聚變反應是氫彈的基礎。很明顯,如果不能控制能量的釋放,也就不能作為實際能源加以利用。聚變要成為實際能源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除了必須的高溫引發(fā)反應外,還有限制反應的問題,以及能經(jīng)受聚變所需高溫的材料問題等。雖然目前集中研究使用強磁場來容納反應和用激光來達到聚變所需的高溫,但是還沒有證明控制熱核反應的可能性。不過我們相信對熱核反應的控制,將來總會被人類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