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劑的除草原理及使用注意
實驗室k / 2019-05-18
因為各種除草劑的除草原理不盡相同,每一種除草劑也各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圍和方法,如果我們不注意這些問題,縱然有了較好的除草劑,也不能最后達到草死禾生的效果,相反會產(chǎn)生藥害。
(一)掌握除草劑的除草原理
臂如,除草醚主要起觸殺作用,但有一定的選擇性。如對傘形花科(胡羅ト、芹菜等)、十字花科(白菜、羅ト等)、菊科(萵筍等)以及多種樹苗表現(xiàn)十分安全;對水稻有中等選擇性;而對大多數(shù)一年生雜草和某些作物(如茄科的辣椒、茄子、藜科的菠菜)選擇性很弱。除草醚的作用與光照有直接關(guān)系,在黑暗中常常不能發(fā)揮藥效。因此有時藥劑下滲,遇到作物的根,也不會產(chǎn)生藥害。我們可以根據(jù)某些作物與雜草對除草醚抗性的不同;根據(jù)作物與雜草出土情況的不同;根據(jù)作物與雜草生育期的不同,選擇適當劑量,采用恰當?shù)氖褂梅椒?,就能達到草死禾生的效果。
又如2,4-滴類除草劑是植物激素型除草劑,有高度選擇性和內(nèi)吸性。一般雙子葉、闊葉雜草最敏感,容易殺死,而單子葉禾本科作物如水稻、小麥等耐藥性最大,不易殺死。稗草也是禾本科雜草,對2,4-滴抗藥性非常大,所以2,4-滴類不能除稗草。雜草的根、莖、葉吸收2,4-滴后,破壞了體內(nèi)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zhì)的代謝,阻礙葉綠素的形成,使雜草失去正常的生活能力。
(二)用量適當,時間恰好,方法恰當
一般用除草劑,能把大部分雜草殺死就可以了,不要單純從增加藥量來追求過高效果。相反,對于作物和雜草的生長發(fā)育和施藥的方法要進行深入的科學(xué)研究,從而得出一種有效的使用方法。例如:除草醚的使用,對稻田(禾田、秧地)來說,每畝用量約為0.8~1.2市斤。將25%可濕性粉劑與水分含量約25%的濕土(用手捏成團,松手即散開便可)30~40市斤均勻混和,配成藥土。然后禾田在返青時,秧地在播種前4天左右施藥,把藥土均勻撒布到田間,使表土形成藥物處理層。同時配合田間管理:保持田內(nèi)水層以1~2寸深為宜,施藥后7~10天不排水、不踐踏、保持處理層以保證藥效。而對干旱田作物來說,每畝用量需1.5~3市斤,拌入120~200市斤水配成混濁液,用噴霧器噴酒在播種后芽苗未萌發(fā)的作物地上,同時7~10天不翻動土壤,以保證藥效。
有時為了擴大除草范圍,常把幾種除草劑交替使用或者混合使用(如表4-1)。一旦由于使用不當發(fā)生了藥害,除了及時采取排水或放水、補苗等措施外,一般地迅速補施速效肥,就會很快恢復(fù)。除草醚在施藥后短時間內(nèi),某些作物(如水稻)可能有所反應(yīng),莖、葉局部出現(xiàn)褐色斑點,但很快便會自然消失,對作物發(fā)育生長完全沒有影響。在秧田使用時,各地條件不一,育秧方式不同,應(yīng)通過小區(qū)試驗推廣,有時可能降低出苗率,需適當加大播種量。
表4-1 常用除草劑混合使用表
除草劑 |
可以混用的除草劑、化肥或殺蟲劑 |
除草醚 |
敵稗、五氯酚鈉、2,4-滴、2-甲4-氯等。硫酸銨、硝酸銨、碳酸氫銨、尿素、過磷酸鈣。六六六、敵百蟲等
|
五氯酚鈉 |
除草醚、2,4-滴、2-甲4-氯。硫酸銨、硝酸銨、碳酸氫銨、尿素、過磷酸鈣 |
敵稗 |
除草醚、2,4-滴、2-甲4-氯、五氯酚鈉。硫酸銨、硝酸銨、尿素。二二三、六六六等,但不能與有機磷殺蟲劑(如1605、樂果、蘇化203等)混用 |
2,4-滴類和2-甲4-氯 |
除草醚、敵稗、五氯酚鈉。硫酸銨、硝酸銨、尿素、過磷酸鈣。二二三、六六六、敵百蟲、樂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