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分離因子的變量
同修 / 2022-07-05
影響分離因子的變量 在6.4.2節(jié)中已經(jīng)指出,一種給定的痕量離子對于離子交換劑的親和力,以及親和力隨痕量離子性質(zhì)而改變,這兩者都會受到許多變量的影響。其中,主要因素有:離子的化學性質(zhì)、電荷和大小,離子交換劑的類型(功能團),溶液的離子組成和濃度,以及絡合劑的存在等。
在實際工作中,分離因子是根據(jù)分配系數(shù)計算的,而分配系數(shù)最容易用靜態(tài)方法(間歇平衡)測定。這種方法是:等待足夠長的時間讓離子交換劑和溶液間達成平衡后,測量一種元素在離子交換劑和溶液之間的分配。重量分配系數(shù)可按下式計算式中,Cb(o)和Cbeuil分別表示溶液中痕量離子的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v是溶液的體積(立方厘米);m是干樹脂重量(克)。
用間歇平衡法測定分配系數(shù)常常是用放射性示蹤劑進行的。影響這類測定的精密度的因素最近在文獻46中有所討論。
許多元素在眾多的離子交換劑-溶液體系中的分配系數(shù)已經(jīng)收集在文獻(參閱表6.2, 圖6.62~
6.69,以及6.8.1節(jié))。
必須記住,對于在溶液中同時以幾種形式存在的某些元素,用靜態(tài)方法測得的分配系數(shù)是個平均值,它很少能說明該元素在柱上的行為。鉑和銥在Dowex 1-X4[Br-]-HBr體系中的分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圖6.35表示Ir和Pt的分配系數(shù)與氫溴酸濃度的關系。在HBr+Br。溶液中,用靜態(tài)法測得這兩種元素的分配系數(shù)有很大差異,足可預料這兩種元素會得到良好的離子交換分離。但在交換柱上實驗時(見圖6.36a),發(fā)現(xiàn)銥有兩個洗脫峰,分別對應于Ir(Ⅲ)和Ir(IV)。Ir(IV)峰是很不對稱的。隨著溫度升高,不對稱性加劇(見圖6.36a),這也許是由于Ir(V)的水解引起的。在HBr-N。Ha·HCl溶液中。鹽酸耕將銥定量地還原成Ir(Ⅱ),它從柱土洗脫下來時產(chǎn)生一個尖銳的洗脫峰,可以很好地與鉑分離(圖6.36b)。這個例子清楚地說明,對于氧化態(tài)可變的元素,溶液中存在有氧化劑或還原劑對于分離的難易和優(yōu)劣會有很大影響。
在一個給定的色譜體系中,可以通過改變溫度或交聯(lián)來改變分離因子。6.4.2.2節(jié)已對這兩種因素對于選擇性的影響進行了討論。圖6.37表示稀土元素EDTA絡合物的分離因子與陰離子交換劑的交聯(lián)度以及溫度的依賴關系,這是兩種因素影響分離因子的又一個例證。
影響理論塔板高度的因素
從式(6.63)可以看出,分離因子維持不變時,隨著柱效率的提高,即隨著理論塔板數(shù)的增加,兩個元素的分離將會得到改善。實驗已經(jīng)證明,柱效率的明顯提高對于實現(xiàn)高難度的分離是很重要的,即使與此商時分離因子有所下降也是如此。今將離子交換色譜中控制柱效率的一些主要因素討論如下:
柱的尺寸。
從式(6.63)可以明顯看出,分辨率與柱長的平方根成正比。理論上,當待分離離子對于離子換交劑的親和力不相同時(a>1),只要色譜柱足夠長,混合物就定能分開。增加柱長并不影響
理論塔板高度,但增加了理論塔板的總數(shù)。圖6.38所表示的是在陰離子換交柱上用氯化鉀溶液作洗脫展開,分離四聚偏磷酸鹽和三聚偏磷酸鹽時,色譜柱長度對分離的影響。
在實際工作中,柱長是不能無限制地增加的。首先,必須加壓力使液體以適當?shù)牧魉倭鬟^色譜柱;其次,完成分離所需的時間與柱長成正比;第三,峰位最大濃度與柱長的平方根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