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芐氨基嘌呤
中文名稱 6-芐氨基嘌呤中文同名 N-6-芐基腺嘌呤;6-芐基腺嘌呤,英文名稱 6-Benzylaminopurine化學式 C12H11N5分子量 225.25CAS編號 1214-39-7
質(zhì)檢信息質(zhì)檢項目 指標值含量,% ≥99.0%PSA: 66.49000LOGP: 2.03800熔點 230-233 °C沸點 145 °C(lit.)密度 0.899 g/mL at 20 °C蒸氣 >1 (vs air)蒸氣壓 3.3 mm Hg ( 20 °C)折射率 n20/D 1.418(lit.)閃點 103 °F
化學特性6-芐氨基嘌呤為白色至近乎于白色結晶粉末,難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酸、堿中穩(wěn)定。
產(chǎn)品用途1.6-芐氨基嘌呤由于6-BA具有高效、穩(wěn)定、廉價和易于使用等特點,因而被廣泛采用,并且是組織培養(yǎng)者最喜愛的細胞分裂素。BA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芽的形成,也可以誘導愈傷組織發(fā)生。可用于提高茶葉、煙草的質(zhì)量及產(chǎn)量;蔬菜、水果的保鮮和無根豆芽的培育,明顯提高果品及葉片的品質(zhì)。2.種廣泛使用的添加于植物生長培養(yǎng)基的細胞分裂素,為諸如以下培養(yǎng)基所用:Murashige and Skoog培養(yǎng)基、Gamborg培養(yǎng)基以及Chu’s N6培養(yǎng)基3.屬廣譜性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可促進植物細胞生長,抑制植物葉綠素的降解,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延緩葉片衰老等4.是制造膠粘劑、合成樹脂、特種橡膠和塑料的單體5.細胞分裂刺激素。6.促進葡萄和瓜類的坐果,用100mg/l液在花前2周處理葡萄花序,防止落花落果;瓜類開花時用10g/l涂瓜柄,可以提高坐果。
儲藏措施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2.應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3.保持容器密封。4.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5.庫房必須安裝避雷設備。6.排風系統(tǒng)應設有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7.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置。8.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設備和工具。9.儲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10.防止粉塵和氣溶膠生成。
急救措施【食入】攝入不可能。但是,如果攝入,獲得緊急醫(yī)療照顧。【吸入】如果克服被曝光,將受害人轉(zhuǎn)移到空氣新鮮處。給予吸氧或人工呼吸。獲得緊急醫(yī)療照顧。迅速采取行動是至關重要的。【皮膚】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徹底清洗皮膚,用溫和的肥皂/水。W /溫水沖洗15分鐘。如果是粘的,首先使用無水清潔。尋求醫(yī)療照顧,如果不良影響或刺激。【眼睛】眼睛接觸的情況下,立即用清水沖洗20-30分鐘。經(jīng)常收回眼皮。獲得緊急醫(yī)療照顧。
一種6-芐氨基嘌呤的合成方法與流程現(xiàn)有的合成工藝是:次黃嘌呤作為原料,在N,N-二甲基苯胺存在下與三氯氧磷反應,得到6-氯嘌呤,6-氯嘌呤再與芐胺在三乙胺存在下進行反應合成6-芐氨基嘌呤。現(xiàn)有工藝的主要問題是:第一步反應,使用大大過量的三氯氧磷(既作氯化試劑又作溶劑),副反應多,產(chǎn)率低,過量的三氯氧磷不能通過蒸餾得以回收利用,只能與水作用分解,排放大量的含磷廢水,N,N-二甲基苯胺需要回收套用,排放的廢水亦含有N,N-二甲基苯胺,環(huán)境污染嚴重;第二步反應,為了提高反應轉(zhuǎn)化率和反應速度,需要使用過量的芐胺,導致分離純化工藝復雜化。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反應效率更高且環(huán)境污染更小的6-芐氨基嘌呤的合成方法。為此,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6-芐氨基嘌呤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氯化反應:以次黃嘌呤作為原料,氯化亞砜作為溶劑,采用光氣或雙光氣或三光氣作為氯化試劑,4-二甲氨基吡啶或二烷基氨基吡啶作為催化劑進行反應,反應完全后,得到6-氯嘌呤,同時蒸餾出氯化亞砜和溶解在其中的光氣,全部用于下一次的反應中;2)步驟1)所得的6-氯嘌呤與芐胺在三乙胺存在下進行反應合成6-芐氨基嘌呤。優(yōu)選地,氯化試劑是三光氣,其與底物次黃嘌呤的投料摩爾比為0.75~3:1;溶劑氯化亞砜與底物次黃嘌呤的投料重量比為2~10:1;催化劑為4-二甲氨基吡啶,其與底物次黃嘌呤的投料摩爾比為0.02~0.2:1。本發(fā)明所述氯化反應的反應溫度為50℃至回流溫度。本發(fā)明中的光氣、雙光氣、三光氣分別具有如下的結構式:Cl-CO-Cl,Cl-CO-O-CCl3,Cl3C-O-CO-O-CCl3。本發(fā)明第一步氯化反應,采用三光氣(BTC,Cl3C-O-CO-O-CCl3,亦稱固體光氣)作為氯化試劑,在催化劑4-二甲氨基吡啶(DMAP)存在下,次黃嘌呤可以順利地轉(zhuǎn)化為6-氯嘌呤,轉(zhuǎn)化率百分之百。反應完全后,蒸餾出氯化亞砜和溶解在其中的光氣,全部用于下一次的反應中,殘余的固體是6-氯嘌呤和4-二甲氨基吡啶(鹽酸鹽)。該固體所含的4-二甲氨基吡啶不需要分離,可以直接用作下一步反應的催化劑,催化芐胺化反應。與現(xiàn)有技術如三氯氧磷法相比,本發(fā)明的特點在于:(1)所用的氯化試劑固體三光氣在反應過程中,在催化劑4-二甲氨基吡啶存在下全部分解為可溶于溶劑的光氣,不殘留固體成分,其他氯化試劑無此特點。(2)所用的溶劑氯化亞砜在反應過程中,在催化劑存在下有助于固體三光氣的氯化反應,反應完全后可被完全蒸干,不殘留固體成分。其他可被完全蒸干的溶劑,如鹵代烴等,卻不利于三光氣的氯化反應,或者幾乎不反應。(3)所用的催化劑4-二甲氨基吡啶適合于該反應,用其他叔胺或吡啶等催化劑替換之,則催化效果差,反應難于進行。(4)本發(fā)明第一步氯化反應過程中不產(chǎn)生廢水,所得的產(chǎn)物不需分離直接用于第二步的取代反應,工藝過程更清潔環(huán)保。(5)固體三光氣、氯化亞砜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組合中替換掉任意一種成分,其反應效果即明顯劣化。有意思的是,與次黃嘌呤結構相似的鳥嘌呤卻難實現(xiàn)這種氯化轉(zhuǎn)化反應。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實施例通過示例的方式給出,但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用光氣或雙光氣來代替固體三光氣來實施本反應也被認為屬于本發(fā)明技術范疇。實施例1向5g次黃嘌呤中,加入20mL SOCl2,0.25g DMAP,10g BTC溶于20mL SOCl2。加熱并滴加BTC/SOCl2?;亓?冷媒冷卻)至全溶,蒸出SOCl2(含光氣,回收套用),蒸畢(抽干),冷卻至室溫,得乳黃色固體(6-氯嘌呤及DMAP的鹽酸鹽)。直接向其中加入4g芐胺和25g三乙胺,加熱至70~80℃,或微波加熱,至6-氯嘌呤反應完全(TLC監(jiān)控),加入乙醇,濾出的固體用乙醇洗滌,烘干得7g帶有褐色的產(chǎn)品6-芐氨基嘌呤。
產(chǎn)品信息 [顏色] 白色 [重量] 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