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鈷鎳的羰基配合物
實驗室k / 2019-03-22
第一過渡系中從釩到鎳,第二過渡系中的鉬到銠,第三過渡系中的鎢到銥等元素都能和一氧化碳形成羰基配合物。
在這些配合物中,金屬的氧化態(tài)為零。而且簡單的羰基配合物的結(jié)構(gòu)有一個普追的特點:每個金屬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和它周圍CO提供的電子數(shù)(每個CO提供兩個電子)加在一起滿足18電子結(jié)構(gòu)規(guī)則,是反磁性的。例如Fe(CO)5,Ni(CO)4,Cr(CO)6,Mo(CO)6等。
在金屬羰基配合物中,CO的碳原子提供孤電子對,與金屬原子形成σ配鍵。但是,如果只生成通常的σ配鍵,由配位體給予電子到金屬的空軌道,則金屬原子上的負(fù)電荷會積累過多而使基配合物穩(wěn)定性降低,這與羰基配合物很穩(wěn)定的事實不符合?,F(xiàn)代化學(xué)鍵理論認(rèn)為,CO一方面有弧電子對可以給予中心金屬原子的空軌道形成σ鍵;另一方面CO有空的反鍵π*軌道可以和金屬原子的d軌道重疊生成π鍵,這種π鍵是由金屬原子單方面提供電子到配位體的空軌道上,稱為反饋π配鍵(如圖22-6)。這種反饋鍵的形成減少了由于生成σ配鍵而引起的中心金屬原子上過多的負(fù)電荷積累,從而促進(jìn)σ配鍵的形成。它們相反相成,互相促進(jìn),其結(jié)果比單獨形成一種鍵時強(qiáng)得多,從而增強(qiáng)了配合物的穩(wěn)定性。
鎳粉在CO氣流中輕微地加熱很容易生成羰基合鎳。大約在473K和20300kPa壓力下,鐵粉與CO直接化合也可生成五羰基合鐵。其它的金屬羰基化物通常是由金屬的鹵化物與還原劑(如鈉)混合,與CO在20300~30400kPa壓力下加熱制得。
除Fe(CO)5、Ni(CO)4、Ru(CO)5和Os(CO)5在常溫是液體外,許多羰基配合物在常溫都是固體。這些配合物的溶點和沸點一般都較常見的相應(yīng)金屬化合物低,容易揮發(fā),受熱易分解,并且易溶于非極性溶劑。
利用金屬羰基配合物的生成和分解,可以制備純度很高的金屬。例如,Ni和CO很容易反應(yīng)生成Ni(CO)4,它在423K就分解為Ni和CO,從而制得高純度的鎳粉。
某些金屬羰基配合物及其衍生物在一些有機(jī)合成中用作催化劑,有的已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中。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羰基配合物有毒,例如,吸入四羰基合鎳,它能使紅血球和一氧化碳相化合,血液把膠態(tài)鎳帶到全身的各器官,這種中毒很難治療。所以制備羰基配合物必須在與外界隔絕的容器中進(jìn)行。
除上述單核羰基配合物外,過渡金屬還可形成雙核以及多核的羰基配合物,如Mn2(CO)10,Co2(CO)8,F(xiàn)e2(CO)9,F(xiàn)e3(CO)12等。
Mn2(CO)10是典型的雙核羰基化合物,其中Mn-Mn直接成鍵,每個錳原子與五個CO形成八面體配位中的五個配位,第六個配位位置通過Mn-Mn鍵互相提供(如圖22-7a)。
Co2(CO)8的結(jié)構(gòu)情況和Mn2(CO)10相似,由于每個鈷原子的價電子比錳原子多兩個,所以每個鈷原子所需的羰基數(shù)要比錳少一個。Fe2(CO)9中也存在Fe-Fe鍵,鐵原子被三個CO組成的橋鍵進(jìn)一步結(jié)合(如圖22-7b)。
這些金屬羰基配合物也屬于前已提到的雙核原子簇化合物。此外,更復(fù)雜的金屬羰基配合物(也是多核原子簇化合物)如前已提到的Fe3(CO)12外,Co4(CO)12,Rh4(CO)12等也是存在的。
相關(guān)文章
配合物由什么組成?http://f670.cn/article.php?id=655
鑭系元素的配合物http://f670.cn/article.php?id=2312
鐵鈷鎳的氰配合物http://f670.cn/article.php?id=2297
鐵鈷鎳的氨與硫氰配合物http://f670.cn/article.php?id=2296
配合物有哪些應(yīng)用?http://f670.cn/article.php?id=2257
配合物形成時有哪些性質(zhì)改變?http://f670.cn/article.php?id=2255
配合物價鍵理論的應(yīng)用和局限性http://f670.cn/article.php?id=2252
配合物如何命名?http://f670.cn/article.php?id=2251
硼氫配合物、硼鹵化物和氟硼酸http://f670.cn/article.php?id=2201
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理論的簡介(碰撞理論和活化配合物理論)http://f670.cn/article.php?id=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