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水中確認(rèn)有四種釷同位素(234Th,232Th,230Th,228Th)存在。其中僅針-234(234Th)為β放射體,其它均為α放射體。從與決定海底底質(zhì)年代的關(guān)聯(lián)性來看,Th-232(232Th),Th-228(228Th)和Th-230(230Th)一直被注意,另外從短時間海水混合過程等方面來看,最近對234Th也寄予關(guān)心。測定海水中釷的含量可用比色分析法(用鉻變酸和苯基胂酸酸的衍生物),α-波高分析法和中子活化分析法。研究釷同位素的含量除α-波高分析法以外沒有其它方法。由500-1000升海水用氫氧化鐵等共同沉淀的方法來濃縮釷同位素,用陰離子交換法和溶劑萃取法分離精制以后,讓它電積在銀板或鉑板上,α-波高分析法是最普通的方法。
現(xiàn)有的測定值已匯集于表3.42中。海水中中釷含量在10-7-10-10克/升之間,但應(yīng)指出,其含量由海底土沉積的速度來控制。
表3.42 海水中釷的同位素含量
海區(qū) |
采水深度 ( )試樣數(shù) |
232Th(×10-9克/升) | 230Th(×10-14克/升) | Io/Th | 228Th/232Th | 研究者 |
北太平洋西部
東部 赤道區(qū) 北大西洋 |
0(12) 500-5000(6) 0-2500(3) 0-4800(8) 0-4500(4) |
1.0-7.8 0.7-28 1.0-7.9 0.3-4.5 |
0.3-6.8 1.3-8.6 0.9-3.0 26-204 0.9-3.5 |
0.9-5.4 0.5-3.5 6-10 14-172 |
2.7-36 1.7-9.3 10-25 — 12-16 |
三宅,杉村,安島 三宅,杉村,安島 戈德堡等 |
北美沿岸水 日本海 東中國海 |
0(1) 0-1000(3) 0-3000(4) 0(5) |
13 60-90 1.7-4.3 1.0-15 |
6 0.3-1.5 1.1-10 |
0.9 6-22 0.6-2.1 0.9-3.3 |
1 — 10-20 2.5-21 |
戈德堡等 三宅,杉村 三宅,杉村,安島 三宅,杉村,安島 |
海水中的Io/Th比,雖然好像在太平洋也取得了與圖3.65所表示的海底底質(zhì)表面的酸溶性釷同位素比一樣的分布,但關(guān)于引起這種地區(qū)性分布的原因還沒有查明。除了釷分布本身不均一以外,釷同位素228Th和232Th的比,在海水中也沒有表現(xiàn)均勻的值。因?yàn)?sup>228Th與232Th屬于同一衰變系列,所以如果處于放射平衡,這兩個同位素的放射能強(qiáng)度比應(yīng)該是1。但在海水中228Th/232Th比值大于1,在北太平洋西部為2-10,在東中國海和日本海為10-15,在北太平洋東部為10-25。其原因被認(rèn)為是,在海水中與釷-232的放射平衡量相對應(yīng)的過剩Ra-228(228Ra,228Th的母核)是由陸地水和沉積物供給而造成的。
另一個釷的同位素234Th,屬于鈾系列列的β放射體,因?yàn)樗嵌虊勖暮?,所以雖然可期望在海水中與鈾大致保持放射平衡,但根據(jù)近年的研究,今已知其達(dá)到放射平衡的程度為60-120%。這大概就可以使它成為在海洋表層所進(jìn)行的沉降和混合過程的合適的示蹤劑。
釷在天然的氧化狀態(tài)下為四價陽離子,很難與海水中的陰離子生成絡(luò)合物,它幾乎全部以氫氧化物的形式存在。Th(OH)4的溶度積是10-45,當(dāng)pH>5時,其全部都應(yīng)變成膠狀的氫氧化物。
東氏指出,如果把海水過濾,大部分釷就都留在濾紙上。另外斎藤述及,如果把234Th加于海水,30天后在沉淀部分可以找到其80%。著者等,用微孔過濾器把海水過濾,結(jié)果查明,在沿岸的水中,大約90%的釷以粒子狀態(tài)存在。與此相反,在外洋水中該比例要減少到10%。
因沿岸水中釷的含量為外洋水的10倍以上,所以上述比例的變化表示,大部分釷以粒子的狀態(tài)由陸地搬到海洋,并且在大陸的近旁沉積。
就海水懸浮物中所含有的釷同位素來說,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區(qū)232Th為0.7×10-9克/升,230Th為5×10-15克/升。在印度洋,232Th為0.02-0.17×10-9克/升,230Th為3-6×10-15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