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精燈、鉑懷爐、無焰燃燒器
化學先生 / 2019-05-25
在做化學實驗時,老師對我們講過使用酒精燈的要領:拔下燈帽要扣放;點酒精燈用火柴;要用燈焰的外焰加熱:蓋滅后還要再拔一下,放掉熱氣,以免嘬住燈。酒精燈是實驗室里用得最多的加熱儀器。
然而,在100多年前曾有過一種作為光源的鉑絲酒精燈,它的原理和用法你可能不知道吧?
那是在1820年,英國化學家戴維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先用酒精把鉑絲潤濕,然后點燃。他發(fā)現(xiàn),這時酒精燃燒得特別劇烈,能使鉑絲溫度達到熾熱程度,發(fā)出很亮的光來。于是,維做了一種銷絲酒精燈,用它來照明。這燈在歐洲風行了許多年。
鉑絲之所以熾熱,是因為鉑可以對酒精氧化起催化作用,使它在自己表面燃燒得更激烈。人們利用鉑的這種性質,還制成了一種玩具打火機它是在酒精容器的蓋子里,裝上一支細鉑絲。只要打開瓶蓋并把鉑絲放在瓶口,酒精就在鉑絲表面與氧氣反應。稍過一會兒,反應所放的熱就把酒精蒸氣點燃了,從而成為一種不點自燃的“自來火”。這種新鮮玩藝兒自然會引起人們的喜歡,所以也很紅火了一陣子。
后來,電燈和汽油打火機時興起來,上面兩種東西自然就過時了。不過,鉑又及時地投身到小姐太太的懷里,受到這些小姐貴婦人的喜愛。大家知道,歐洲的冬天是很冷的,小姐貴婦們?yōu)榱顺鱿鞣N社交活動,常要頂風冒雪。為了使她們能在乘車途中取暖,有人設計了一種金屬做的、扁平圓滑可以描到懷里的爐子。這爐子里既不裝紅煤球也不燒炭,裝的只有酒精和鉑,酒精靠人體的體溫緩緩揮發(fā),酒精蒸氣在通過附有鉑粉的石棉時發(fā)生氧化而發(fā)熱,使人們達到取暖的日的。人們把它稱為“鉑懷爐”。
隨著時光的流逝,馬車時代又過去了。鉑懷爐到哪去了呢一一它們轉移到了雞舍里?,F(xiàn)在許多技術發(fā)達的國家已把它改制成了“無焰燃燒器”。他們把丙烷(石油液化氣)以0.01~1大氣壓(1氣壓=101.3千帕)的壓力通入一個熒光吊燈樣的裝置,在裝置的鉑絲上,丙烷跟空氣相接觸而氧化放熱(沒發(fā)生火焰)。由于它能靜悄悄地供暖而不產生煤氣所以成為雞舍中的理想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