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鉑
中文名稱:二氧化鉑英文名稱:Platinum(IV) oxide hydrate別名:氧化鉑水化物;(三水)亞當斯催化劑分子式:PtO2·nH2O分子量:227.08CAS號: 52785-06-5
質檢信息質檢項目 指標值含量 ≥85.4%(Pt計量)鹽酸溶解試驗 合格灼燒殘渣(以硫酸鹽計),%≤0.05級別、 CP
化學特性二氧化鉑又稱氧化鉑,為黃棕色至黑色粉末,在氫氣流中加熱被還原為金屬鉑。易溶于稀氫氧化鉀溶液,溶于濃酸和稀磷酸(熱時更易溶),不溶于水、酸,空氣中穩(wěn)定,熔點450℃密度10.2常溫下密封保存。PtO2+ 4 H2→ Pt + 2 H2O可將炔還原為烯。反應為順式加成,得順式烯。也可將硝基化合物還原為胺及將酮還原為醇。對官能團有選擇性;控制條件下,可只將不飽和硝基化合物中的烯鍵還原。在將硝基化合物還原至胺時,與鈀類催化劑相比,使用鉑催化劑更能避免氫解反應的發(fā)生。二氧化鉑也可用于磷酸苯酯的氫解,而鈀類催化劑則不能催化這類反應。反應過程對溶液的pH十分敏感,在純乙酸或乙酸在其他溶劑中的溶液中的反應速率一般較快。在亞硫酸中加熱,可被溶解生成氧化鉑(Ⅱ)。有多種水合物,其中二水合物和三水合物難溶于硫酸或硝酸,但易溶于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一水合物不溶于鹽酸,甚至王水。一般由氯鉑酸與硝酸鈉在約500~550℃熔融而制得,用水溶解殘存的硝酸鹽,經過濾、分離可制得PtO2粉末。三水合物由六氯合鉑酸與過量的2mol/LNaOH煮沸,冷卻后,中和過量的堿,生成六羥合鉑酸黃色沉淀,將此沉淀長時間加熱,則從棕色變?yōu)楹谏?,即得。將三水合物在干燥器中用硫酸干燥,則得到二水合物,再將后者加熱至100℃,則生成一水合物,再脫水則極困難。在有機合成中廣泛用作氫化反應的催化劑(見催化氫化反應)。實際上起催化作用的是反應時二氧化鉑被氫還原而成的鉑黑。氧化鉑中鉑元素的化合價是氧元素顯-2價,設鉑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x+(-2)×2=0,則x=+4價.
產品用途二氧化鉑用作加氫催化劑,適用于雙鍵、三鍵、芳香烴、羰基、腈、硝基還原作用2、優(yōu)良吸氫材料、電子工業(yè)中低阻值范圍的電阻、電位器等元件配料用原料和電子工業(yè)厚膜線路材料,化學合成,氫化催化劑,還原雙鍵、三鍵、芳核、羰基、硝基和腈基化合物。
生產方法一般由氯鉑酸(H2PtCl6)或氯鉑酸銨[(NH4)2PtCl6]和硝酸鈉在500℃時共熔制備。最早由羅杰·亞當斯和他的學生V. Voorhees制得。該法中先生成硝酸鉑,后者再分解放出氮氧化物和氧氣,得二氧化鉑。產物呈棕色餅狀。需水洗以除去硝酸鹽。然后可現制現用,也可置于干燥器中儲存。H2PtCl6+ 6NaNO3→ Pt(NO3)4+ 6 NaCl (aq)+ 2 HNO3;Pt(NO3)4→ PtO2+ 4 NO2+ O2反應后失活的鉑可用王水溶解,再用氨處理,以氯鉑酸銨的形式回收。將六氯合鉑酸與硝酸鈉在500~550℃熔融,用水溶解殘存的硝酸鹽,經過濾、分離可制得PtO2粉末。三水合物由六氯合鉑酸與過量的2mol/L NaOH煮沸,冷卻后,中和過量的堿,生成六羥合鉑酸黃色沉淀,將此沉淀長時間加熱,則從棕色變?yōu)楹谏?,即得。將三水合物在干燥器中用硫酸干燥,則得到二水合物,再將后者加熱至100℃,則生成一水合物,再脫水則極困難。
產品信息 [重量] 1g [顏色] 黑色 危險性類別 [危險性類別] 非危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