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辛可寧
中文名: 辛可寧
英文名: Cinchonine
化學式: C19H22N2O
分子量: 294.39
CAS編號: 118-10-5
質(zhì)檢信息
質(zhì)檢項目 指標值
熔點 265℃
三氯甲烷-乙醇不溶物,% ≤0.1
重金屬,% ≤0.001
干燥失量,% ≤1.0
比旋光度 [α]20D﹢242.0°~﹢260.0°
奎寧啶及氫化奎寧啶,% ≤3.0
奎寧及氫化奎寧,% ≤3.0
含量,% 98.5~101.0
氯化物(Cl),% ≤0.02
硫酸鹽(SO4),% ≤0.05
灼燒殘渣,% ≤0.1
化學特性
辛可寧是一種喹啉型生物堿,為金雞納生物堿的一種,又稱金雞寧、弱金雞納堿,為辛可尼定的立體異構(gòu)體。分子式C19H22N2O。分子量294.40。為白色或淺黃色棱柱狀或針狀結(jié)晶。為辛可尼定的立體異構(gòu)體。在光作用下色澤變深。220℃開始升華。1g溶于60ml乙醇、25ml沸乙醇、110ml氯仿、500ml乙醚,幾乎不溶于水。半數(shù)致死量(大鼠,腹腔)152mg/kg。熔點58~60℃,[α]D15+48°(乙醇,C=1)。在220℃開始升華。能溶于醇、醚、丙酮、苯和氯仿,幾乎不溶于冷水。在光照下色澤變深,其水溶液在98~100℃經(jīng)磷酸及有機酸(尤其是乙酸)作用,大部分或幾乎全部轉(zhuǎn)化為辛可毒,而在鹽酸中不發(fā)生或僅有少量發(fā)生這種轉(zhuǎn)化。在鹽酸或乙酸中由鈀催化氫化得到二氫辛可寧,在乙酸中于50℃由鉑加壓催化氫化得六氫辛可寧。本品天然存在于茜草科金雞納屬植物中,1820年法國的化學家皮埃爾·佩爾蒂埃(PierrePelletier)與約瑟夫·卡文圖(JosephCaventou)首次從金雞納樹皮中分離出有效成分奎寧和金雞寧(cinchonine)兩種活性生物(alkaloids),臨床上可以治療各種瘧疾。還可以作鉍及鎢試劑。可由辛可寧酮經(jīng)乙醇和鈉反應(yīng),或于乙酸中由鐵還原而得。
產(chǎn)品用途:
1.辛可寧用作鉬和鎢的測定,鉍的光度測定,鉍、銻、鍺、鎘、鉬和鎢的檢定。外消旋有機酸拆分。
2.辛可寧用于鉬和鎢的測定,鉍的光度測定,鉍、銻、鍺、鎘、鉬和鎢的檢定。外消旋有機酸的拆分。
3.辛可寧用作薄層色譜法測定鉍、銀、汞、鉛、銻、釩、銅、鉑離子的試劑。還用作沉淀滴定測定碘化物的指示劑。
辛可寧生產(chǎn)方法
1.植物來源有茜草科植物紅色金雞納樹的樹皮,金雞納的樹皮等。也可以生物合成,可制成鹽酸鹽和酒石酸鹽。具有抗瘧原蟲和解熱作用。
2. 金雞納樹皮經(jīng)萃取可得生物堿,其粗品以硝酸溶解,再用氨水沉淀,所得白色沉淀即為辛可寧。
產(chǎn)品信息 [顏色] 白色 [重量] 100g 危險性類別 [危險性類別] 非危險品
超級喜歡,質(zhì)量很好
化學試劑收到了,產(chǎn)品還可以,用了沒有感覺不好的,下次還會來購買,你等著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