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肽
中文名稱:蜂毒肽別名:PLA2激活劑(MELITTIN);蜂毒肽;蜂毒素;MELITTIN肽;GQ-26;蜂毒粉;毒蜂肽素;蜂毒肽來源于蜜蜂毒液提取英文名稱:MELITTIN分子式:C131H229N39O31分子量:2846.46CAS號:20449-79-0危險性質:非危險化學品
質檢信息質檢項目 指標值含量, % ≥97.0Psa: 1152.34Logp: 7.5198
產(chǎn)品用途蜂毒肽用作生命科學,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耐藥菌具有抑制作用,體外實驗顯示對部分病毒(如HIV、皰疹病毒)有一定干擾作用。低劑量增強免疫功能,高劑量抑制過度免疫反應,用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自身免疫疾病研究。實驗顯示其可通過清除自由基減輕輻射損傷,兼具預防和治療潛力。作為膜活性肽的代表,用于細胞膜通透性及藥物遞送系統(tǒng)的機制研究。
化學性質蜂毒肽又稱蜂毒素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白色或米白色粉末,含強堿性C端和疏水性N端。其在水溶液中可形成四聚體,表面活性顯著,能降低膜表面張力至34 mN/m。具有兩親性α-螺旋結構,可嵌入磷脂雙分子層,引起細胞膜穿孔及離子通道異常。穩(wěn)定性方面耐受高溫(80°C處理30分鐘活性保留>90%)和蛋白酶水解,但在pH<2或>12時發(fā)生不可逆變性。作為蜂毒主要活性成分,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為1-5 μg/ml,溶血活性EC50為2.8 μM(人紅細胞)。其膜破壞作用與濃度相關,低濃度誘導細胞凋亡,高濃度直接裂解細胞。
生產(chǎn)方法蜂毒素的獲取主要通過電刺激法實現(xiàn),以18日齡后工蜂為采集對象,利用柵狀電網(wǎng)與玻璃板組成的取毒器收集毒液。操作時將取毒器置于蜂箱巢門處,通過斷續(xù)電流(8-10秒通電/10秒斷電循環(huán))刺激工蜂排毒,毒液經(jīng)尼龍布過濾后揮發(fā)結晶于玻璃板表面。粗毒刮取后溶于蒸餾水進行脫糖、脫色處理,再冷凍干燥獲得精制蜂毒,純度可通過質譜(MS)或核磁共振(NMR)驗證。該方法單次采毒時間為5-10分鐘/箱,工蜂存活率較高,規(guī)?;a(chǎn)時需注意環(huán)境清潔及pH控制以維持毒素活性。
產(chǎn)品信息 [重量] 10mg [顏色] 白色 危險性類別 [危險性類別] 非危險化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