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基胺分裂的檢定法
芳環(huán)的α-位有一-OH基團β-位有一氨基的化合物受干熱時,發(fā)生所謂羥基胺分裂。通過兩個氫原子位置上的變化,就形成了相應的芳基-脂基酮,并分裂出胺:
這個羥基胺分裂作用,不僅可用其相應的鹽類,而且也可依濕法使它和苛性堿溫熱來完成。因此,可從麻黃堿來形成苯基乙基甲酮及甲胺:
羥基胺分裂作用可在數(shù)分鐘內(nèi)發(fā)生,并且可用微量,因此,甲胺的檢定法就可作為麻黃堿的間接試驗法。一甲胺和2,4-二硝基氯苯的縮合反應也可采用,這將形成一種黃色可溶于氯仿的產(chǎn)物。
羥基胺分裂的檢定法及其相關的麻黃堿間接檢定法,可依兩種方式來進行。甲胺具有揮發(fā)性,因而可在氣相中來作出檢定(操作手續(xù)Ⅰ)。第二種方法系將這生物堿的醚溶液和苛性堿及2,4-二硝基氯苯的酒精溶液一起溫熱(操作手續(xù)Ⅱ)。
操作手續(xù)Ⅰ 使用試驗專用氣體吸收器,將固體試樣少許或它的弱酸性溶液一滴放在該儀器的球部,并加入5N的堿液一滴。塞子的球頭上,放2,4-二硝基氯苯的飽和酒精溶液一滴。密閉好儀器,放在溫水浴內(nèi)保持10分鐘。如有麻黃堿存在,懸滴內(nèi)將有黃色縮合產(chǎn)物形成。最好用盡可能小量的氯仿,將液滴洗到一微量試管中,并在加入稀醋酸一或二滴后,將這液體進行搖蕩。如有黃色氯仿層產(chǎn)生,即是正反應的特征。
鑒定限度:7微克 麻黃堿
這個操作手續(xù)的應用,必須假定受羥基胺分裂時產(chǎn)生甲胺的化合物都不存在。腎上腺素及揮發(fā)性有機堿類,都是恰切的例子。
操作手續(xù)Ⅱ 試料的醚溶液一滴在一微量試管中,用5N堿液一滴及2,4-二硝基氯苯溶液一滴處理?;旌衔锓旁跓崴≈?分鐘后,產(chǎn)生黃-棕色。冷卻后的溶液,用氯仿一或二滴及稀醋酸數(shù)滴處理,并將混合物進行搖蕩。氯仿層的顏色,將隨麻黃堿的量,轉(zhuǎn)成蜜黃至淡黃色。
鑒定限度:5微克 麻黃堿
操作手續(xù)Ⅱ可用于檢定有腎上腺素存在下的麻黃堿,因腎上腺素是不溶于醚的。另一方面,必須小心保証并無能和2,4-二硝基氯苯發(fā)生類似反應的胺類存在。
麻黃堿(在羥基胺分裂后)與腎上腺素不同,能和硫酸銅的氨溶液及二硫化碳發(fā)生仲胺反應,可參考相關文章。
和鉍酸鈉干熱的試驗法
如上面試驗所述,堿能使麻黃堿發(fā)生羥基胺分裂而形成苯基乙基甲酮和一甲基胺。麻黃堿或其鹽類如和鉍酸鈉加熱,也會發(fā)生羥基胺分裂,接著是所產(chǎn)生的苯基乙基甲酮受到氧化:
C6H5COCH2CH3+2O → C6H5COOH+CH3CHO
此處鉍酸鈉(NaBiO3)的功用,既是堿化劑又是氧化劑。乙醛可在氣相利用它和硝普酸鈉及嗎啉的顯色反應來作出檢定。這樣,就可獲得一個對麻黃堿的特性試驗法,即在有任何量的腎上腺素存在之下,也可順利地應用。
操作手續(xù) 在一微量試管中,小量的固體試樣或者這生物堿或其鹽類溶液一滴的蒸發(fā)殘渣與數(shù)厘克NaBiO3混和。試管的口蓋以曾經(jīng)醛試劑一滴潤濕過的濾紙一小片。用微焰加熱試管的底部。如為正反應,黃色的試紙上,將出現(xiàn)圓形的藍色斑點,顏色的深度取決于麻黃堿存在量的多寡。
如果待檢定的麻黃堿系在極稀的溶液中,最好在試管內(nèi)放入一些玻璃粉,而將溶液一滴放在上面蒸發(fā),然后用NaBiO3與殘渣混和。這個方法可為熱解氧化過程創(chuàng)造良好的接觸條件。
鑒定限度:5微克 麻黃堿
用這試驗法時,應注意到含-OC2H5基和>NC2H5基的化合物,在和NaBiO3加熱時,也會同樣產(chǎn)生乙醛,不過在程度上較麻黃堿差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