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由于產(chǎn)地不同而有同名異物、異物同名,或因品種混雜外形相似而難以辨認;即使是同一品種往往因生長時期不同、產(chǎn)地不同、加工工藝不同,其有效成分含量亦有顯著的差異。因此,控制藥材的質(zhì)量標準以保證療效,是繼承和發(fā)揚祖國醫(yī)藥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如遠志中的有效成分皂甙,不同產(chǎn)地的含量差別頗大(表12-14)。
產(chǎn)地 | 晉南 | 運城 | 陽高 | 吉林 | 陜西 |
皂甙含量% | 9.11 | 11.90 | 8.07 | 14.1 | 5.46 |
月 | 總黃酮% | 月 | 總黃酮% | 月 | 總黃酮% | 月 | 總黃酮% |
1 2 3 |
2.52 2.69 2.75 |
4 5 6 |
2.26 2.51 2.02 |
7 8 9 |
2.00 1.72 2.08 |
10 11 12 |
2.27 2.24 2.74 |
成分 | 未炮制 | 冷浸 | 燙 | 煮60' | 蒸60' |
黃芩甙 漢黃芩甙 黃芩素 漢黃芩素 總黃酮 |
8.73 4.47 1.14 1.13 15.74 |
4.61 2.32 4.50 2.23 13.66 |
8.33 3.65 1.28 1.12 14.38 |
9.29 4.05 1.35 1.10 15.79 |
9.33 4.65 1.40 1.32 1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