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溫下氧同粉碎的煙煤(或軟煤)緩慢地化合產(chǎn)生小量的熱而不發(fā)生光。這樣一種反應叫做緩慢氧化。在點燃時一塊煤可以平靜地發(fā)生火焰而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熱和光。粉碎的煤和氧被電火花引燃時會發(fā)生爆炸性的化合作用。因此很明顯,一個給定反應的速度可以有很大的變化。在一個化學變化過程中,物質(zhì)被用掉的速度或生成的速度叫做反應速度。影響反應速度的因素有溫度、反應物的濃度、催化劑的存在與否(見第17章)以及反應物之間接觸的程度等。
1.溫度 熱量會影響大多數(shù)反應的速度。有些反應會因加熱而變快;有些反應則會因加熱而變慢。對于那些些因加熱而增大速度的反應來說,粗略地講,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度增加一倍。
2.濃度 熱鐵絲能在純氧中燃燒,而在空氣(按體積氧僅占21%)中則不能燃燒,這一事實表示出了濃度對鐵的氧化速度的影響。當反應物的濃度增加時,反應速度就增大。在鋅同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氯化鋅和氫的反應中,無論是增加鋅的濃度或鹽酸的濃度都能使反應更快速地進行由。
3.催化劑 二氧化錳作為一種催化劑對氯酸鉀熱分解的影響已提到過了。許多工業(yè)過程之所以成功就是由于使用了催化劑。催化劑能使通常由于速度太慢而在工業(yè)上不可行的反應增大反應速度。
4.接觸 物質(zhì)之間的反應只有在它們互相接觸的情況下才會發(fā)生,并且接觸得越緊密,反應就可以進行得越快。木屑要比大址木頭燃燒得快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