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基氯化鎂
中文名稱:乙烯基氯化鎂中文別名:氯乙烯基鎂;氯乙烯鎂;英文名稱:magnesium,ethene,chloride分子式:C2H3ClMg分子量:86.80320CAS號:3536-96-7
質(zhì)檢信息質(zhì)檢項目 指標值含量 ≥98.0%PSA: 0.00000LOGP: 1.36870
化學特性乙烯基氯化鎂深是棕色溶液,對濕敏感。密度:0.980 g/mL at 20 °C沸點:66 °C閃點:−1 °F水溶解性:vigorous reaction儲存條件:0-6ºC
產(chǎn)品用途乙烯基氯化鎂可用于化學合成,格式試劑,與戊二烯酸酯鐵絡合物共同用于合成二乙烯基環(huán)丙烷也作為有機合成中常用的一種格利亞試劑,能與脂肪酸合成1,6一二酮,與苯甲酸合成苯戊一4一烯酮。
生產(chǎn)方法乙烯基氯化鎂的生產(chǎn),在1升三頸燒瓶上安裝不銹鋼錨式攪拌器、溫度計,帶有氣體導入管(伸到液面下)的三通丫形接受管和頂端接靜力氮氣系統(tǒng)的回流冷凝器。放入鎂屑(1克原子)和300毫升四氫呋喃,此系統(tǒng)用氮氣吹洗后,加入一粒碘晶體和2毫升溴乙烷以活化鎂,從氣體導入管通入氯乙烯。用紅外燈間歇地加熱。35分鐘后溫度為35℃,出現(xiàn)淡綠色,之后加深為深綠色,逐漸變?yōu)開蘭色,最后變?yōu)殪F白色。這時,溫度升至42℃,51分鐘后溫度達52℃ (在溫度到達35℃后不需要任何外部加熱)。加熱使混合物回流,開始出現(xiàn)深棕色,繼續(xù)加熱2.5小時。此后,停止加熱,放置過夜。次晨,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50℃s停止加熱。氯乙烯與鎂的反應保持在50一52℃,直到反應完全。3.75小時后溫度急劇下降。將反應混合物在容量瓶中用四氫吠喃稀釋至1000毫升。產(chǎn)物水解后的分析表明,產(chǎn)率為98.5%。 也可以在裝有冷凝Scott器(用干冰一丙酮混合物冷卻)和氣體導入管的已稱重的二頸瓶中,盛984.0克(13.67摩爾)四氫呋喃。向其中通入氯乙烯,直到吸收了3.5摩爾(實際吸收重量為 39·4克)為止。 在裝有不銹鋼錨式攪拌器、溫度計、Scott冷凝器(于冰一丙酮冷卻)和大容量滴液漏斗的3升三頸燒瓶中,盛72.9克(3.0一克原子)鎂屑和15毫升氯乙烯一四氫呋喃溶液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4毫升溴乙烷。引發(fā)立即開始。然后,將氯乙烯溶液盡可能快地加入,調(diào)節(jié)加入速度使反應溫度控制在大約50℃。加料完了之后,在幼℃加熱混合物0.75小時。此溶液即作為儲備液。
產(chǎn)品信息 [重量] 1L [顏色] 無色至淡黃色液體 危險性類別 [危險性類別] 危險化學品
這些化學試劑非常不錯哦,使用的實驗現(xiàn)象很明顯哦,做實驗剛剛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