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磷酸是無色玻璃狀固體,易溶于水,在冷水中會慢慢地轉(zhuǎn)變?yōu)檎姿帷=沽姿崴芤旱乃嵝詮娪谡姿?,它是一個四元酸(291K,K1>1.4×10(-1次方)、K2=3.2×10(-2次方)、K3=1.7×10(-6次方)、K4=6.0×10(-9次方)),能生成三種鹽:二代、三代和四代。常見的焦磷酸鹽有M2H2P2O7和M4P2O7兩種類型。將磷酸氫二鈉加熱可得到Na4P2O7:
在分別往Cu2+、Ag+、Zn2+、Hg2+等離子溶液中,加入Na4P2O7溶液均有沉淀生成,但由于這些金屬離子能與過量的P2O74-離子形成配離子如[Cu(P2O7)]2-、[Mn2(P2O7)2]4-,當Na4P2O7溶液過量時,沉淀便溶解。
常見的偏磷酸有三偏磷酸和四偏磷酸。偏磷酸是硬而逶明的玻璃狀物質(zhì),易溶于水,在溶液中逐漸轉(zhuǎn)變?yōu)檎姿?。?a href="http://f670.cn/goods.php?id=428">磷酸二氫鈉加熱,在673~773K間可得到三聚偏磷酸鹽:
把磷酸二氫鈉加熱到973K,然后驟然冷卻則得到直鏈多磷酸鹽的玻璃體即所謂的格氏鹽
它易溶于水,能與鈣、鎂等離子發(fā)生配位反應(yīng),常用作軟水劑和鍋爐、管道的去垢劑。過去曾把格氏鹽看成是具有(NaPO3)6的組成,因而被稱為六偏磷酸鈉;實際上格氏鹽并不存在(PO3)66-這樣一個獨立單位,而是一個長鏈的聚合物。這個鏈長約達20-100個PO3-單位。
正磷酸、焦磷酸和偏磷酸可以用硝酸銀加以鑒別。正磷酸與硝酸銀產(chǎn)生黃色沉淀,焦磷酸和偏磷酸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但偏磷酸能使蛋白沉淀。
P4O6與水反應(yīng)或PCl3、PBr3、PI3等的水解都能生成亞磷酸。
純的亞磷酸是無色固體,熔點346K,易溶于水。亞磷酸是一個二元弱酸,它分子中有一個與P原子直接共用電子的氫原子,它不能被取代。它的電離常數(shù),K1=1.0×10(-2次方),K2=2.6×10(-7次方)。純亞磷酸或它的濃溶液被強熱時,發(fā)生歧化反應(yīng)。
亞磷酸和亞磷酸鹽在水溶液中都是強還原劑。
在次磷酸鋇溶液中,加硫酸使鋇離子沉淀,便可得游離狀態(tài)的次磷酸。
Ba(H2PO2)2+H2SO4=BaSO4↓+2H3PO2
次磷酸是一個中強一元酸,它的分子中有兩個與P原子直接鍵合的氫原子。
在298K時的Ka=1.0×10(-2次方)。次磷酸及其鹽都是強還原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