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仿、溴仿、碘仿或氯醛,和吡啶及苛性堿溶液溫熱片刻,即會產(chǎn)生紅色。其它多鹵化合物也觀察到有類似的顯色反應,并曾用于檢定及比色測定,只是至少有兩個鹵素原子結(jié)合著一個碳原子的鹵化合物,才有活性。其水溶紅色反應產(chǎn)物,可能是戊烯二醛的希夫氏堿類;它們的形成是由于多鹵化合物加成于環(huán)氮原子上后而打開了吡啶環(huán)。這個多鹵化合物如為氯仿,其反應可能為:
這個可以適用于其它多鹵化合物的反應方式,獲得了事實的支持:即醋酸加入于紅色的溶液,可使它變?yōu)辄S色,此后再加入芳族伯胺,如聯(lián)苯胺,可產(chǎn)生吡啶試驗所得戊烯二醛的紫色希夫氏堿沉淀。
現(xiàn)在已經(jīng)研究過的事例,還不足以允許對這個試驗法的選擇性有所論述?;旧峡梢灶A料,不僅多鹵化合物,而且含有活動性鹵原子的一鹵化合物,也能和吡啶有加成反應,且因而會隨即分裂來生成戊烯二醛的有色衍生物。
操作手續(xù) 用一微量試管,將試液一滴(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可用丙酮為溶劑),用吡啶兩滴與5N氫氧化鈉一滴處理。試管放入沸水中。按活性化合物存在量的多少,數(shù)秒或數(shù)分鐘內(nèi)將有紅色或粉紅色在吡啶層中出現(xiàn)。延長加熱,會使顏色消失或變?yōu)樽厣螯S色。如果加入聯(lián)苯胺鹽酸鹽少許,并用稀醋酸使混合物酸化,就可獲得紫色或沉淀。
下列各物量可被檢出:
1微克 氯仿 | 5微克 溴仿 |
50微克 碘仿 | 0.5微克 三氯醋酸 |
0.5微克 水合氯醛 | 2.5微克 四氯化碳(工業(yè)原料)① |
下列各物給出強烈反應:氯霉素、三氯乙烯、三溴乙醇。
下列各物無反應:六氯乙烷和滴滴涕〔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
① 晚近的研究工作指出,吡啶試驗的正反應系由于CCl4內(nèi)的沾污物,最大可能是CHCl3的沾污。小心精制過的CCl4并無反應。